【王文靜看世界】 恆河畔,一座以死為名的城市

文/王文靜 |2020.03.11
2631觀看次
字級
印度人在晨曦的恆河沐浴。左前為作者。 圖/王文靜
80%的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崇拜多神。 圖/王文靜
小娃娃下課了。 圖/王文靜

文/王文靜

夕陽將下,暈紅天際,我坐在印度恆河畔的石階河壇,攤開《金剛經》誦讀:「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俱……」。

同樣的印度旅行,上次至此,是到南部的科技城巴加羅爾,訪問「印度矽谷之父」莫爾蒂,那已是十幾年前的事。這次至印度,坐在二千多年前佛祖行走過的恆河畔誦經。期盼寧靜,心,其實並不太容易靜,必須在鼎沸人聲與滔滔河水,找到平衡。

這是恆河畔的印度古城瓦拉納西(Varanasi),世界上少有從史前時代到現代持續有人居住的城市,相傳有五千年歷史,馬克吐溫說:「這是比歷史古老,比傳統古老,甚至比傳說還古老。比這所有加起來還要老上二倍。」古老來自歲月,來自深厚的宗教文化,在漂流死屍的恆河上與同時有人洗澡、喝水。瓦拉納西是一個獨特的世界,不是地理邊界,而是宗教文化畫出的隱形邊界。這世界的外面人無法理解,為何印度人火化後的骨灰灑入恆河就能超脫輪迴的厄運?也無法理解,為何在瓦拉納西的恆河畔沐浴後可洗去身上罪孽?

印度人相信,恆河是由濕婆神的頭髮流出來,瓦拉納西是濕婆神下凡的地方,這是可洗去汙穢之身的聖地。因此一輩子都要到此朝聖一次,甚至到此等死。因此,瓦拉納西的恆河畔有一座日夜不停火的火葬埸,堆疊許多木材,燃起一處處的火紅與黑煙。有一部電影《巴哈旺大飯店》就是在探討這座「以死為名」的城市。導演普塔尼聽說,瓦拉納西有好幾間「等死旅館」,這些隱藏在巷弄間的旅館,如同另一個世界,其中一對父子的故事給他拍攝的靈感:

一位七十七歲父親預感死期將近,於是逼著兒子陪他到瓦拉納西。工作與家庭兩頭燒的兒子別無選擇,只好陪著父親展開旅行,住在「巴哈旺大飯店」,預約等死房間。飯店規定,十五天內沒去世就得退房。但時間一天天流逝,兒子急著回家,而老爸卻彷彿回春。導演以詼諧處理和解與死亡,以同情、尊敬看待「老化」與「信仰」。死亡不再是禁忌,而是一種對生命的回望,這正是透過瓦拉納西反映出的印度生死哲學,對於死亡的智慧。迥異於,我們對死亡的畏懼。

瓦拉納西太獨特了,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絕無僅有的特別,每一件事、人、物都特別。特別到,我無法久待。說不上來一種奇怪的磁場,搭船至下榻的恆河邊飯店後,人就不舒服,沒有病痛,沒有理由。尤其,愈靠近火葬場,愈不舒服,中邪似的。這是我旅行七十國,從來沒有過的感覺。第二天只好,搬離恆河畔。

或許,我的難受與朝聖季節太多人擁至此有關。這裡是「印度教的耶路撒冷」,人滿到必須並肩而行,馬路成為大停車場難以動彈。喇叭聲日夜不停,人畜隨地大小便與亂丟垃圾。街道旁,堆放的一罐罐待售新鮮牛奶,應是剛從農村而來,但卻是由成群黑頭蒼蠅先品嘗。這一切與一千五百座寺廟,河岸近七公里的六十四座石階河壇共存。

從喜馬拉雅冰川流下來的恆河,到此與因此,變成全世界汙染最嚴重的五條河之一。全世界不只一處宗教聖城,但少有如此髒亂、吵雜。世界銀行的一份報告說,印度八成的疾病與三分之一的死因與水傳染有關。

離開瓦拉納西後,我如釋重負,有逃離的感覺。

但不時會想起在恆河畔的獨坐誦念,尤其念到恆河那段:「如恆河中所有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否?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想起,那時在鼎沸人聲與滔滔河水中,試圖尋找的寧靜。想起,晨起漫步於河畔石階,看著古城的甦醒,河邊沐浴與冥想打坐的人們;想起,苦行僧裸露天體,四處行走。奇妙的是,記憶中的瓦拉納西,髒亂吵雜愈來愈淡,但恆河畔我攤開一本書的畫面,卻愈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