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太太推銷進口米。圖/翁台生
文/翁台生
搭公主號遊輪日本海走了一圈,新瀉買的魚沼米回紐約一周就吃完了。
有點口齒留香,意猶未盡,挑米就多了幾分算計。韓國超市的米,加州種的,本來吃的還合口味,買一大袋就有點遲疑。
尋尋覓覓,好不容易在長島日本雜貨店找到了解答。這位日本太太家住石溪,不定期駐點推銷日本米產協會進口米。聽我們說起新瀉米的好滋味,她就直接點破其中的奧妙。
原來紐約超市標榜的新瀉米有的是Made in USA,好的日本國產米,比較講究的都是收成後,原裝恆溫貨櫃直送,等到上岸後再碾過處理後上市,如此品質自然能保證跟日本產地一致。
日本太太還誇張的說用國產米煮的飯,兒子回家都會都扒一碗飯。原來曼哈頓日本餐廳用的日本逸品「彩錦」,跟我們常買的「錦」,一字之差,品味自然有別。
日本人吃米飯可真是講究,不只高級餐廳壽司以米為招徠,城內聯合廣場附近日本雜貨店,貴一點的速食餐盒都標示「國產米」。更有幾家日本產米專門店「精米店」,供應來自北海道、新瀉、富山、山形、長野的極上風味彩米。
紐約吃米飯能像日本餐廳講究到「彩」字,看來只有小西班牙的精米,用量不多,質地很精;義大利超巿賣的貴米,標明哪一個河岸產區,適合用來做燉飯,顯然也是別有講究。
韓國烤肉餐廳比較少在用米上下功夫,強調的是碳燒的鮮度,畢竟像石鍋拌飯各式小菜、紅色辣醬攪拌一塊,再好的米質也不能突出。韓國餐廳倒是很早就跟上紐約客的養生風潮,不鏽鋼碗熱騰騰的紫米大受歡迎。
泰國餐廳近年來規格化控管品質,從菜式研發、裝潢門面、擺盤皆有精進,但是用米還是規格化茉莉香米,只是用在錫鉢端出,水氣透著油亮,賣相不錯。
吃羊肉燒烤肉串的北非、中東、中亞國家,用的都是Basmati 長米,加些薑黃、香料、葡萄乾就上,米質就沒有什麼好說的囉!
74街「小印度區」超市,食米堆積如山,產地來源眾多,教人嘆為觀止;但基本上有咖哩打底,看來都是吃粗飽。
非洲裔黑人跟中南美洲、加勒比海、墨西哥人也是吃米大戶,比較常用的是長米,也有產地在美國南方,比較有競爭力。
中國超市進米量也不少,有的大字強調東北來的;比較亮眼是貴州廣西少數民族地區生產小包裝米。
俗話說一種米養百種人,當吃飯不只是求溫飽時侯,食米的口感就成了另一種追求,也只有在紐約這個「地球村」,才能看到這麼多吃飯的門道。
紐約市面也有看到蓬萊米和進口的「如意米」,但市占率跟日韓大包米沒得拚,看了台灣芭樂春節運銷來美,就很期待有一天池上米也可來紐約上市,在這個小世界展現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