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筆記】 看盡世人夢未醒庚子談鼠(下)

文/陳牧雨 |2020.03.03
2745觀看次
字級
由於老鼠生性膽怯、狡猾,常趁人們睡覺的時候,偷偷地吃掉人類辛辛苦苦種植才得的五穀雜糧,而且大肆破壞家具,以及穿牆鑿洞更是牠們特有的伎倆。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由於老鼠生性膽怯、狡猾,常趁人們睡覺的時候,偷偷地吃掉人類辛辛苦苦種植才得的五穀雜糧,而且大肆破壞家具,以及穿牆鑿洞更是牠們特有的伎倆,所以諺語才有:「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用來作為「有其父必有其子」說法的貶詞;而「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褒詞則是「虎父無犬子」。

因此,自古以來騷人墨客,莫不以這樣的性格及背景來描述老鼠。唐代詩人李商隱〈正月崇讓宅〉一詩裡以「蝙蝠拂簾」以及「老鼠翻窗」來形容崇廉宅深夜的荒涼以及詩人的輾轉難眠。這樣的意境,似乎影響到後代的文人。

試看宋代辛棄疾〈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繞牀飢鼠,蝙蝠翻燈舞。屋上松風吹急雨,破紙窗間自語。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髮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用「饑鼠」來形容王氏庵主人的窮困,窮到連老鼠都偷不到食物而挨餓了。而「饑鼠繞牀」、「蝙蝠翻燈舞」,似乎與「蝙蝠拂簾」以及「老鼠翻窗」有異曲同工之妙。

唐代李商隱則以:「鬥鼠上堂蝙蝠出,玉琴時動倚窗弦」,用來呼應〈夜半〉這樣的詩題。

春秋戰國時期,莊子的好友惠施做了梁國的丞相。莊子前去拜訪。有人對惠施進讒言說:「莊子此番來梁,就是想謀奪你的相位。」惠施聽了,十分恐慌,連忙派兵在城中搜查了三天三夜。

莊子心中暗暗好笑,於是主動去見惠施,對他說:「南方有一種鳥,名叫鵷鶵,你聽說過嗎?鵷鶵常常從南海飛往遙遠的北海。這種鳥高雅清潔,「非梧桐不止,非練實不食,非醴泉不飲。」有次,一隻貓頭鷹撿到腐爛老鼠屍體,鵷鶵剛好飛過,貓頭鷹驚惶失措,大喝一聲:『嚇!誰敢來搶我的死老鼠!』現在,你恐怕也想拿梁國來嚇我吧?」

有時候自以為是非常珍貴的寶物,對別人而言,有時是不值得一顧的東西。莊子用這樣的故事來諷刺惠子「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荒謬。

老鼠除了常常出現在文人的作品裡,也常常出現在歷代的畫家的畫作中。而畫家也常常依據老鼠的特性在鼠畫上落款。如:「看盡世人夢未醒」,是以鼠諷人,指世人總是看不開,不知人生如夢,一切到頭全是空,頗有世人皆睡我獨醒的感慨與體悟。「夢破鼠窺燈」,則是形容半夜醒來的情境。

鼠畫大都配以蔬果五穀以及蠟燭或油燈,也有配以書冊,表示刻苦讀書的學子,不住疲睏睡去了,老鼠因而出現。

嘗見歐豪年老師題鼠畫有油燈書冊:「學荒藝拙終慚我,寸蕊丹心倍感君,多少芸窗蕭瑟夜,漫勞膏火伴長吟。」伴長吟的不只是膏火,還有半夜出來的老鼠呢!

中國民間還流傳著老鼠娶親的故事與習俗,故事的版本很多,也被繪成生動有趣的年畫。故事與年畫都有老鼠的宿敵貓貍出現。

台灣的民間習俗認為正月初三晚上是「老鼠娶親」的大日子,會聽到老鼠辦喜事的嘈雜聲音。人們在這一天,為了不打擾老鼠,盡量提早熄燈就寢,並且在家中老鼠常常進出的角落,放一些糕餅食物作為賀禮,稱「米妝」或「老鼠分錢」,希望好好賄絡一下鼠輩。想來,人類也真可愛,無法根除就採取懷柔的手段,希望來年大家能和平相處,盡量減少一些老鼠的危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