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南北】基隆古砲台 文/林堯 |2020.01.20 語音朗讀 506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二沙灣砲台的仿美式阿姆斯壯12吋前膛砲,左後邊為彈藥庫。圖/林堯 白米甕砲台風景秀麗,為所有砲台之冠。圖/林堯 大武崙砲台的洞窟營舍看來相當隱密。圖/林堯 本島最大的槓子寮砲台面積遼闊,環境清幽,圖為通往觀測所階梯。圖/林堯 文/林堯 基隆港因位處北台要津,向來有「台灣咽喉」之稱,在捍衛台灣北疆海域上,扮演極重要角色,加上附近一帶,昔日盛產的煤、金、銅等礦產豐富,四百年來,一直引起西方列強侵略之野心,更是歐亞諸國意圖染指之地。因此,烽火戰役不斷,留下一座座歷盡滄桑的砲台遺跡,默默的述說著砲聲隆隆的砲台歷史。 一、西荷時期(一六二六~一六六八年) 西元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占領台南安平之後,讓占領菲律賓馬尼拉的西班牙人深感威脅。一六二六年五月,西班牙馬尼拉總督施爾瓦(Fernando de Silva)派軍征台,占領基隆港,在社寮島舉行占領儀式,開始興建聖薩爾瓦多城(San Salvador,亦稱「雞籠大砲台」),為基隆砲台之濫觴。 一六四二年,荷蘭船艦進攻基隆,砲轟聖薩爾瓦多城,取代西班牙人統治北台灣、陸續在社寮島、荷蘭城(即今白米甕)等地興建防禦性堡壘。 二、鴉片戰爭前後(一六六八~一八四一年) 清道光二十年(一八四○),鴉片戰爭爆發,台灣兵備道姚瑩奏議在台灣南、北各地建十七處砲墩及砲台,緊急強化台灣的海防,位於基隆者包括二沙灣砲台和三沙灣砲台,分別設置砲墩八座。這期間曾於基隆興建或修復的砲台有北荷蘭城、大沙灣砲台、二沙灣砲台、三沙灣砲台等。 三、清法戰爭前後 清同治十年(一八七一),六十八位琉球人遭風災漂至恆春,其中五十四人被殺害。同治十三年(一八七四),日本以牡丹社事件為由,派兵大舉攻打台灣,清廷立刻調派船政大臣沈葆楨來台督防,在羅大春協助下展開海防規畫,於基隆興建或修復毀於鴉片戰爭之二沙灣與三沙灣砲台,還有仙洞砲台及社寮砲台,以嚇阻敵軍。 一八八三年,清法因越南之爭引發戰爭,基隆海疆危急。光緒十年(一八八四)六月,清廷命劉銘傳督辦台灣軍務,緊急搶建砲台,修建有基隆小砲山、大武崙砲台、獅球嶺砲台、月眉山砲台、暖暖街山砲台、和八堵砲台等防禦工事,準備長期對抗。 四、清末時期(一八八六~一九八四) 中法戰後,光緒十二年(一八八六)台灣建省,劉銘傳擔任首任巡撫,重新展開國防建設、部屬海域防線,積極聘請德國工程師鮑恩士(Baons)為顧問,於基隆、淡水、台南、高雄、澎湖等地陸續興建或整修十座砲台。其中基隆兩座,可能為基隆沙灣山頂砲台(二沙灣砲台或大沙灣的頂石閣砲台)以及社寮(今和平島)砲台,大大強化基隆海防實力。 由一八九五年日軍的戰鬥地圖及日軍偵察資料顯示,當時基隆有社寮、頂石閣、小砲台(二沙灣)、獅球嶺及仙洞等砲台。 五、日本時代 日本占領台灣後,鑑於基隆地理位置之重要性,於一九○三年成立基隆要塞司令部,積極於臨海險要之地興建砲台與要塞,以加強基隆港的軍事防務系統。一九○四年日俄戰爭爆發,日本設基隆要塞指揮所,並在一九○七年改為基隆要塞司令部,加強各項防禦工事和設備。目前所知日本時代基隆要塞區主要的砲台有社寮西砲台、社寮東砲台、旭丘砲台(頂石閣砲台)、槓子寮砲台、深澳坑砲台、大武崙砲台、白米甕砲台、木山砲台等。 四百年來,列強侵略的硝煙已遠,多數古砲台的遺跡也芳蹤難尋,歷歷在目的僅存二沙灣(海門天險)、大武崙、槓子寮、白米甕、獅球嶺等古砲台,可以讓我帶著平靜的思緒,尋著古戰場的遺跡,重溫那一段段悲壯的歷史,緬懷先人的艱辛。 本文參考: ❶基隆市政府文化局官網。 ❷戴震宇著,《台灣的城門與砲台》,初版,台北縣,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二○○一年七月。 ❸劉敏耀,《蒼穹故壘,海門遺韻~基隆砲台手冊》,初版,基隆市,基隆市立文化中心,二○○○年八月。 前一篇文章 【也是對聯】三個耳朵兩個心 下一篇文章 【文詞探源】以罅抓為例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東瀛遍路】金碧輝煌金閣寺【東瀛遍路】京都賞楓名勝 ──東福寺【文化印象】法國的象徵──艾菲爾鐵塔【寰宇采風】嘉德水道橋 展現實力與美學【古堡麗影】香濃頌堡:橫跨河上的夫人城堡【古堡麗影】羅亞爾河上的明珠:香波堡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