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舊觀念】 有智慧的阿霞

文/吳一忠 |2020.01.07
1543觀看次
字級

文/吳一忠

日昨,有位師姐因病往生,法師帶領信眾前往助念,佛學班學員阿霞搭乘我的車一同前往,法會誦經約一個小時,下午三點多結束。

大家正慰問家屬時,阿霞卻催促著要趕緊回家,我詢問有何重要的事,她說必須趕回去煮飯。我不禁納悶:「距離晚餐時間還早,而且妳先生在家,不能自行處理嗎?」她才娓娓道出苦衷。

阿霞夫家是個傳統家庭,秉持古老的舊思想,男人不做家事、不帶孩子、不進廚房。先生受到婆婆寵溺,自小過著「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是個如台灣俗諺所說的「手不動三寶」,即使婚後也不曾掃地、洗碗,從沒洗晾過衣服,遑論煮飯、燒菜了。

某次,阿霞忙得不可開交,煩請先生幫忙倒垃圾,卻被婆婆臭罵了一頓,固執的觀念根深蒂固。經過那次不愉快的經驗,她再也不敢叫先生做事了,直到多年前婆婆往生後,先生才勉強洗過幾次碗。

阿霞知道積習難改,於是將希望放在下一代身上。在她耐心的引導下,兒子自小就會做很多家事,舉凡整理居家內外、拖地打掃、飯後洗碗,甚至還會簡單的炊煮,不但減輕了阿霞的負擔,也養成負責任的生活態度。

阿霞兒子做事認真細心,婚後依然如此,下班返家也會主動幫忙,不但將家裡打理得有條不紊、窗明几淨,還會下廚料理餐點,讓媳婦和親家滿意至極。生了小寶貝後,更樂於帶孩子、換尿布,將妻小照顧得無微不至,可說是新好男人的代表。

我以欣羨又惋惜的口吻對阿霞說:「妳一手調教兒子做家事,結果卻是媳婦受益最大。」她卻並不這麼認為,「教出這麼棒的孩子,得到親族的尊重和晚輩的愛戴,並贏得『好婆婆』的美名,最大的獲益者其實還是自己。」這樣的智慧與胸襟,實在令人欽佩。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