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華民國一○九年元旦,新的一年,台灣如同世界其他國家,都會面對地球暖化、網路科技演進、中美政經路線分歧又互爭高下的考驗。台灣內外形勢均嚴峻,國人憂患之思倍蓰於既往,普遍期待新政朝正向改變。
國人共見的憂患,其一是近年來政府厲行廢核政策,改用大量煤與天然氣發電後,在聯合國評比六十一國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中,已退列倒數第三。工商團體一再質疑現行能源結構極不穩定,風電光電無法補足廢核缺口;一遇國際局勢改變或發生天災,外購物料中斷,必遭缺電斷炊的浩劫。新北、台中、高雄等大範圍的民意反映,更指煤電造成嚴重空汙,傷害健康,人民不願再用肺發電。
新的一年,政府必須務實面對台灣海島地狹人稠,可建置風機、光電板的土地有限;海上風機成本貴;在農村良田植入光電板,會切斷糧食自給自足的根,以及電價會不會選前凍漲、選後急漲等疑問。能源政策本應科學思辨,不該融入政黨意識之爭;現階段除台灣外,有何島嶼型獨立電網的工業國敢立馬廢核呢。
憂患之二,在於面對網路科技、人工智慧不斷演進的現世,政府支撐本土產業發展高精密技術工業的作為不符期待。中美兩大國的貿易戰已形成科技業選邊站的規格戰,當台灣半導體公司如台積電,憑技術與嚴謹內控靈活應對中、美兩大市場變局時,卻不見我政府在釋法、執法上,有保護本土產業的警覺,反而趨近美國長臂干涉我國產業布局的政策,陷聯電這樣的大企業於法律羅網,極不利於我科技產業拓展跨域市場。
國內產、學界不斷建議政府重視人才問題,要增加高等教育投資,培養寧拙勿巧的研究風氣,提高待遇鼓勵學術界築牢基礎學問,幫助對工業技術有熱情的工程師發揮所長;開放交流,吸引海外人才效力。更盼新的一年,政府能尊重大學自治、學術自由,能合理公正分配資源。
憂患之三,在中、美貿易戰可能從工業技術兩套規制、政經路線分歧,進階至文明衝突。台灣處於兩大軍事預算排名全球一、二位的國家全面競爭下,將如何自處?世界主要商貿與工業國面對如此世局皆慎選夥伴,歐盟不全押寶於美國。相對於日、韓與中國改善關係,菲律賓拋棄全親美路線,新加坡盡力平衡對中、對美的關係,只有我政府仍堅持反中抗中路線,單邊依靠美國。
對外貿易是台灣的經濟命脈,出口總額逾四成在大陸,銷往東協十國的金額還不到兩成,台灣商貿順差最大來源地是大陸;大陸如果像美國一樣動輒提高關稅,台灣經濟絕不止於傷風感冒般能自行療癒。何況台灣觀光產業鏈上嗷嗷待哺的庶民們,正期待政府作為,幫助他們找回失去的商機。
台灣的憂患不在於外部即刻出現的武力攻擊,而在於內部民主法治的崩壞。新的一年,執政者如果能尊重權能分立、監督制衡的憲政秩序,護守司法獨立,健全文官體制,公正取士,嚴守行政中立,何至一邊砍退休軍公教年金,一邊大撒幣浪擲公帑;又何必布置抗中的法律羅網,陷庶民於臨戰難安的情緒。期待政府正視人民憂患,檢討並更新政策,推動正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