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接受東方衛視楊瀾女士採訪。(2010.09.05)圖/慧延
隨堂開示錄─對談專訪 5
關於人間佛教 4 - 1
上海東方衛視《楊瀾訪談錄》節目專訪
時間:2010年9月5日
地點:佛光山禪堂
楊瀾女士串場頭:大家好,歡迎收看《楊瀾訪談錄》。40多年前,我站的這個地方還是一片荒山野嶺,上面長滿了麻竹,一位僧人來到這裡,他就在這片土地上建設了巍峨的廟宇和興盛了佛法,並且和弟子們一磚一石地將它付之於實踐,以同樣開創的精神,他也抱著先入世後出世、先度生後度死的理念,弘揚人間佛教,影響遍及世界各地,他就是星雲大師,我在台灣高雄的佛光山採訪了他。
主持人(楊瀾女士):大師!非常感謝您能夠接受我們的訪問,我們現在是在佛光山的禪堂裡面訪問,我很想知道您現在這麼忙,每天還有時間自己坐禪嗎?
大師:禪堂是有一定的人事和規矩,連位子都要定下來,什麼人在什麼位子,都有規定。這裡沒有我的位子,但是我有我的地方,也有早晚課誦,偶爾打坐,這就是一個出家人的生活。
主持人:這幾天我們來到佛光山,正是全世界佛光山的法師們都回到這裡接受培訓的時候,您一天要講多少小時的課?
大師:原則是每天晚上集體的綜合討論,全部都是我包辦的,不過這些職事都是跟隨我幾十年了,他們從很遠的地方回來,我也盡量在不同的時間分批地召集他們,那是從早到晚的。
【解說】
星雲大師的勤奮,為眾人所知。他曾說:早上早起、晚上晚睡、假日少休,人生三百歲。但是很多人並不知道,勤奮的習慣,早在星雲大師出家之前,就已經養成了。1927年,星雲大師出生在江蘇揚州一個窮苦的家庭。俗名李國深。關於童年時光,星雲大師曾在他的書中這樣寫道:「因為家貧,父母沒有讓我上學讀書,但是他們給了我很好的性格—勤勞。從小我就知道做家務,總想讓家人回來看到家裡整潔又乾淨。我覺得,人本來就要工作、要服務,不工作,那我來人間做什麼呢?」
主持人:您說「忙」也是一種修行,怎麼理解?
大師:因為閒是罪過,閒是無聊,閒會有很多的妄想,忙就很快樂。勤勞的人生很有意義,勤勞能幫助成就一些事業,感覺上有很多歡喜,所以忙,很快樂;忙,就是營養。
主持人:會不會這麼忙,讓人的心情難以平靜呢?
大師:人忙心不忙,我們心要安詳。心如果不忙,光是體力上的消耗,休息一下就又恢復了。像坐飛機、坐火車,正是休息的好時間,那真是可以計畫、思想、用心的時候。所以養身也要養心,心養好了,無事不辦。
【解說】
「人忙心不忙、修心方能成事」,這正是星雲大師幾十年來所弘揚的「人間佛教」的法理之一:既要入世進取、積極勤奮;又要淡泊物欲、戒除貪瞋痴。而這樣的修行,星雲大師實踐了一生。1939年的初春,12歲的星雲大師跟隨母親沿江浙一帶,尋找在戰亂中失散的父親。一天,他和母親偶然路過南京棲霞山寺,一位和尚問星雲:「你願意出家嗎?」大師竟然不假思索地答道:「願意!」而這一句回答,成為星雲大師人生的轉捩點,隨後,他拜志開上人為師,踏上了漫漫求法之路。
主持人:您現在還會不時地想起自己的師父志開上人嗎?
大師:我覺得我的師父關心我。
主持人:一個12歲的孩子當時能適應這種生活嗎?
大師:不適應。因為那時都是打罵的教育,每天打,每天罵,但是我有一個很好的性格,這個性格可能現在一般的年輕人不容易具備,什麼性格呢?就是能忍。
主持人:能忍。您那時候因為什麼樣的事情被打過?
大師:不為什麼事,比方說我受戒,那裡有一排的老師要考試,他問一個問題:「你來受戒是師父叫你來的,還是自己要來的?」這是很簡單的問題。我跟老師說:「我自己要來。」他拿起一把藤條就打。
主持人:為什麼呢?
大師:他說:「你膽大,師父沒有要你來,你就跑來了。」錯了,應該說是師父叫我來。到了第二個老師,他又是同樣的問題:「你來受戒是師父叫你來,或自己要來的?」剛才回答了一次。
主持人:這次學乖了。
大師:「師父叫我來的。」他又打。這又打我什麼事?他說:「你這傢伙,糊塗,沒有師父叫你,你就不來受戒了。」
主持人:您現在回頭想想,他們故意這麼為難一個小和尚,為了什麼?
大師:為了成就我。
主持人:我覺得他們是先想樹立自己的威嚴。
大師:他們不是樹立威嚴,他們是愛護我。
主持人:愛護你?這麼不講理。
大師:後來又換一個老師,問同樣的問題。
主持人:那怎麼辦呢?
大師:我已經答了兩次了,不知道怎麼回答了。「老師慈悲,師父叫我來,我自己也要來。」
主持人:對啊!
大師:他還是打。
主持人:還是打?太不講理了。
大師:說調皮。
主持人:調皮!等於是說你耍滑頭了。
大師:對,比方說,他問你:「有殺生過沒有?」
主持人:你有殺生過?
大師:沒有。「螞蟻你沒有踏死一隻,蚊蟲你沒有打死過一隻嗎?你說謊吧。」
主持人:又打。
大師:對呀,說謊了。最後一個老師問:「你殺生過沒有?」
主持人:殺過。
大師:又打。罪過!罪過!
主持人:罪過。
大師:又打了。罪過嘛,所以到了最後再問呢?「不要再問了。」
主持人:您直接打吧。
大師:「直接打吧!」這個有個道理。
主持人:什麼道理?
大師:他以無理對有理。你以為你有理,他沒有理,但是他要用無理把你的有理打得沒有。你在無理的前面能服從,將來在有理的前面,還不能好好做人處事嗎?當然,最初也只能忍耐,忍下去就是。這也就如人家說的,忍苦、忍難容易,而忍一口氣難。
主持人:對!有的時候忍不下這口氣。
大師:就要忍下去。我能忍一口氣,就會海闊天空了。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