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奧主場館以「森林體育館」概念出發,結合明治神宮外苑的樹林,一旁的公園與河川,形成「大地森林」。
圖/楊明珠
文/楊明珠
2020年東京奧運暨帕運的主場館、新國立競技場以「森林體育館」概念出發,採用日本傳統木材建築做遮風避雨設計,並結合周邊明治神宮外苑的樹林、一旁的市街、公園、河川,整體景觀形成一座「大地森林」。
新國立競技場於2015年12月興建,預計2019年11月完工,工程費約1500億日圓(約新台幣430億元),完成後將有6萬個觀眾席,並可增設至8萬個座位。
新國立競技場位於東京都新宿區霞丘町,占地面積約11萬300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7萬2400公尺,是地上五層樓、地下兩層樓的建築,高度約47.4公尺。主結構是鋼骨構造。興建地點前身是1964年東京舉辦奧運時的國立競技場。
新國立競技場主場館屋頂是平台式構造,打造成周長約850公尺的「空中森林」,將成為市民可散步、運動的據點。屋簷為符合日本氣候與風土,採用可防日晒、遮雨,能營造出柔和陰影的設計,帶給人舒適感。場館內部裝潢也大量使用日本國產木材並以傳統巧思鋪設法。在夜間施以光雕,宛如一座日本傳統燈籠。
負責主場館設計的建築師隈研吾說:「木材做成的重疊屋簷設計,是從觀看法隆寺五重塔時所得到的靈感。我想把日本傳統建築的智慧,融合現代的形狀,創造出新建築。」
為了延長場館使用年限,不僅重視材質的選用,主結構在設計時也考慮到100年內不需進行大修繕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