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法寶再現 御刻官版大藏經在佛館 文/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 |2019.09.26 語音朗讀 244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清高宗乾隆帝,郎世寧繪。圖/維基百科 宋太祖趙匡胤。圖/維基百科 法寶再現QR-CODE。圖/維基百科 文/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 佛光山今年舉辦的「穿越時空──法寶再現」系列活動,自八月十日起熱烈展開。系列活動包含大藏經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通俗講座,到佛經寫本與刻本特展;場域橫跨佛光山總本山的佛陀紀念館、藏經樓與雲來集,藉由討論議題到展示內容,帶領與會者一起穿越千年時空,與祖師交會,一睹法寶再現! 佛教經典傳入中國,帶動中國佛教的譯經事業,全盛時期從東漢到唐代中葉,歷時八百年左右。所謂《大藏經》,即指以經、律、論三藏為中心之佛教典籍總集。歷代藏經編纂印行有兩種:一是官方護持敕令,如開寶藏、嘉興藏、乾隆藏;二是由僧人或佛教居士勸募刊刻,如房山石經、磧砂藏、百納藏、普慧藏等。藏經流傳則從最早的寫本、刻本、鉛字、印刷本到現今電子現代化之排版印刷。 提到《大藏經》,大家不免好奇,中國史上的第一部藏經究竟起源於何時? 據載,宋太祖趙匡胤即位不久,因有鑒於周世宗對佛教的打擊,影響許多地區民眾的安定,於是下令停止毀佛保護寺院,同時敕令用金字、銀字書寫佛教經文。在宋太祖保護佛教的政策下,建隆元年這一年便剃度僧尼八千人。乾德三年,滄州僧道圓偕于闐使者回到京師,太祖在便殿召見,次年,宋太祖又派行勒等一百五十七人前往印度求法。 除大力弘揚佛教外,宋太祖更利用最新技術,派內官張從信在益州主持雕刻大藏經,前後費時十二年。這部藏經最初刻製五千多卷,因刻於宋開寶年間,所以被稱為《開寶藏》。又因益州為今四川,故又稱《蜀版大藏經》。《開寶藏》便是中國第一部佛教總集,也是當時最齊全的一部佛教叢書,更成為日後各版大藏經共同依據的祖本。 宋太祖趙匡胤並未能親睹《開寶藏》的完成,雕板直到宋太宗太平興國八年(西元九八三年)方才完成,於當年運到京城,由太平興國寺設印經院開始印經。在真宗至徽宗的一百餘年間不斷地有所增補,遂使《開寶藏》形成多達六千餘卷的龐大規模,共有十三萬塊雕板。在北宋末年,由於宋金戰爭,金軍攻占東京開封,經板散失或毀於兵火,其印本歷經幾個世紀也幾乎散失迨盡。 較為現代人所熟知的大藏經,應屬清朝乾隆帝的龍藏經。《龍藏》完成於乾隆三年(西元一七三八年),是我國歷代各版欽定大藏經中部帙最龐大的,共一千六百餘部七千餘卷,工程鉅大,古今少見。乾隆二十二年(西元一七五七年)作《如來大藏經總目錄》;二十四年,編纂漢、滿、蒙、藏四譯對照的大藏全咒;其後,又以十八年的時間,將漢文大藏經譯成滿州語,對於藏經的刻印有卓著的貢獻。 佛教始於印度,由朱士行、法顯大師、玄奘大師等歷代祖師西行取經來到中土,不論是翻山越嶺橫渡流沙,或是歷經波濤遠渡重洋,祖師們不畏艱辛置生死於度外所帶回的一部部經典,每一段經歷都讓人感到可歌可泣,撼動人心。 從西天取經所帶來的譯經事業,乃至為讓經典流布所發展的寫經、刻經工程,歷經幾番的改朝換代,終於將佛教經典流傳至今。在佛法流布的歷史長河裡,多少的生命血淚?多少的犧牲奉獻?豈是我們當今佛弟子所可揣度與想像?因此本次佛光山舉辦大藏經系列活動,除喚起大眾對經典的重視,也是對歷代祖師大德的崇高禮敬! 「穿越時空.法寶再現──佛經寫本與刻本特展」此刻正於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展出中(展至十一月十七日)。本文所介紹的《開寶藏》和《龍藏》是由二位皇帝主持刊刻官版藏經,本次在佛館都可以看到。歡迎各界蒞臨觀賞,一起穿越時空親睹法寶再現! 前一篇文章 【王陽明帶你打土匪101】 滁州管馬龍潭唱(中) 下一篇文章 【漏網歷史】 中國古代的 心理療法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書藝心語】鑽石的石【寰宇采風】多元融合的諾曼王宮 【遺澤流風】 碧霞宮與岳飛信仰【近未來之形:2025青藝獎典藏作品巡迴特展】 青藝之光 作者其他文章師父加持我的三部曲【佛門盛事】 大英圖書館佛教特展認識星雲大師的美學思想星雲大師 和觀世音菩薩的因緣「佛陀紀念館特展」妙香秘境 雲南佛教藝術展 首度登台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