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紀念館特展」妙香秘境 雲南佛教藝術展 首度登台展出 文/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 |2018.11.26 語音朗讀 26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銅鎏金阿嵯耶觀音立像 宋‧大理國(937-1253年)通高49厘米,雲南省博物館藏。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木雕阿難像 明(1368-1644年)通高103厘米,雲南省博物館藏。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金阿佛坐像 宋.大理國(937-1253年) 1979年大理州崇聖寺千尋塔出土 通高8.5厘米 雲南省博物館藏 銅釋迦牟尼佛坐像 14世紀通高60厘米,雲南省博物館藏。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銅鎏金白度母坐像 清(1644-1911年)通高34.1厘米,雲南省博物館藏。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銀背光金阿嵯耶觀音立像宋.大理國(937-1253年) 1979年大理州崇聖寺千尋塔出土像通高26厘米 背光高29.5厘米,雲南省博物館藏。圖/佛光山佛陀紀念館提供 文/如常法師(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館長) 「妙香秘境─雲南佛教藝術展」即將於12月9日開幕,這是中華文物交流協會和佛光山文教基金會簽署合作第七年也是第二階段五年計畫的第二個大展,一來感謝佛陀紀念館創辦人星雲大師,在2007年大師就赴雲南弘法,為我們開啟雲南之路。 此次展覽,雲南省博物館帶來100餘件佛教珍貴文物,其中含括雲南省當地的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大理市博物館、巍山縣南詔博物館、祿豐縣恐龍博物館、盈江縣文物管理所等收藏單位的參與。 雲南佛教文化之多彩多樣,一如雲南的地理環境、礦產物豐、歷史文化都是獨特鮮明的。此次,在教派上涵蓋南傳、藏傳、漢傳,佛像風格上有緬甸、柬埔寨、泰國等,展品種類則有木雕、銅鎏、唐卡、圖軸、經卷、鉢、幡等,不言而喻,且凸顯雲南佛教文化價值意義。透過此展覽、教育推廣講座以及相關活動,又和雲南省博物館締結友好博物館,期望彼此交流的友誼長長久久。 【雲南省博物館介紹】 雲南省博物館成立於1951年,是雲南省最大的綜合性博物館,為雲南的歷史、文化、藝術的聚集之地。目前擁有青銅器、古錢幣、陶瓷器、古書畫、碑貼、郵票及各類工藝品共計20餘萬件(套)文物藏品。建館至今共舉辦展覽400餘個,年觀眾接待量超過100萬人。是雲南省文物收藏、展覽、研究、保護的核心機構。 初唐時期,雲南西部的大理地區出現了以六詔為代表的地方部族,其中最南面的蒙詔在唐王朝的支持下,於738年統一六詔,建立了南詔。南詔大理國在歷史上存在了500多年,時間跨度約同步於中原唐、宋階段,這一時期雲南的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並隨著佛教的傳入和興盛,成為了一個以佛教立國,全民信佛的「妙香佛國」。 雲南獨有的佛教藝術,一是南詔大理國的佛國文化為雲南獨有,二是漢傳、藏傳、南傳三大佛教體系共存發展為雲南獨有。結合雲南省佛教文物收藏,展示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觀音初到蒼洱間 以「建國聖源阿嵯耶觀音」為主角,講述佛教對於南詔政權的重要意義。結合史料和傳世文物,解讀了阿嵯耶觀音的身世之謎,認識到中原佛教文化對大理地區影響深遠。 第二部分 :大日遍照妙香城 講述南詔繼承者於大理國的佛教文化特徵,以1979年千尋塔出土代表性佛教文物為切入點,探討了佛教在大理國興盛狀況,以及社會生活的影響。 第三部分:梵音廣布彩雲南 精選了雲南的漢傳大乘佛教、藏傳金剛乘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的代表性文物,展現出三大佛教獨特的信仰、悠久的歷史演變、豐富的物質文化。 銅鎏金阿嵯耶觀音立像 宋.大理國(937-1253年) 通高49厘米 雲南省博物館藏 通體鎏金,身形纖細修長;菩薩梳高髮髻,髻上繞絲束,戴化佛冠,冠上所飾為阿彌陀佛坐像;面帶微笑,面頰圓潤而豐腴,眉如彎月,前額正中有白毫,秀目微睜,雙目前視;菩薩上身袒露,胸佩瓔珞,臂腕環釧、鐲,腰飾花結,下著長裙緊貼雙腿,裙子「U形」,衣紋清晰舒展;雙手結妙音天印,赤足。 銀背光金阿嵯耶觀音立像 宋.大理國(937-1253年) 1979年大理州崇聖寺千尋塔出土 像通高26厘米 背光高29.5厘米 雲南省博物館藏 「阿嵯耶」同「阿闍梨」,梵文意為「規範師」。阿嵯耶觀音為南詔大理國獨有。這尊阿嵯耶觀音身像為金質,身後所飾舟形鏤空背光為銀質。《南詔圖傳》(文字卷) 記載南詔王隆舜曾熔真金鑄造阿嵯耶觀音。 【妙香秘境─雲南佛教藝術展】 開幕:2018/12/9 14:00 佛陀紀念館本館大堂 展期:2018/12/9-2019/3/10 地點: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一展廳 電話:07-656-3033轉4002、4003 教育推廣講座 地點:佛陀紀念館 本館多功能教室 場次一 12/9(日)10:30-12:00 馬文斗/雲南省博物館館長 講題:彩雲之南的國家寶藏─雲南省博物館藏珍貴文物介紹 場次二 12/22(六)10:30-12:00 李玉珉/台大藝術史研究所教授 講題:南詔、大理國的佛教造像(地點:禮敬大廳 五觀堂) 場次三 01/12(六)14:00-15:30 陳浩/雲南省文物鑑定專家委員會祕書長 講題:佛像的風格 場次四 01/13(日)14:00-15:30 趙雲/雲南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講題:七彩佛韻─雲南歷代可移動佛教文物概覽 前一篇文章 蘇荷兒童美術館 下一篇文章 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 熱門新聞 01退休之後2025.05.0102【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5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6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7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8助緬重建 佛光山、佛光會、星洲基金會再捐物資 2025.05.0309【悅讀人生】柏林大合唱 千人齊祈福2025.05.02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有情與心識—談迷說悟 4-3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師父加持我的三部曲【佛門盛事】 大英圖書館佛教特展穿越時空──法寶再現 御刻官版大藏經在佛館認識星雲大師的美學思想星雲大師 和觀世音菩薩的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