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鼎金公墓墳墓查估區域位置分配圖。圖/高雄市殯葬管理處提供
圖/謝鑫佑、時報文化提供
《五囝仙偷走的祕密》
圖/謝鑫佑、時報文化提供
文/郭士榛
近年高雄年輕人喜歡糾伴吆喝一起去「雙湖森林公園」探險,因為傳言這裡以前是公墓,《五囝仙偷走的祕密》一書的作者謝鑫佑大笑表示,這絕對不是傳言,二○一七年前「雙湖森林公園」就是一片墳地,當時地名叫「覆鼎金」。
提及「覆鼎金」就是現在人們最熟悉連接高雄和高速公路重要交通樞紐的「鼎金系統交流道」,是很複雜像蜘蛛網路一樣的高架橋。謝鑫佑表示,問到年紀較大的高雄人知不知道「覆鼎金」,他們會露出神祕表情告訴你,從小到大,平日母親總會叮嚀說沒事不要去墓區,地方太大路口都很隱密的。「沒想到我寫《五囝仙偷走的祕密》這本書之後,好像把那個神祕的東西說破了,讓當地提早面對它的命運。」謝鑫佑說
《五囝仙偷走的祕密》是一本關於土地、傳說、虛構、真實、活人與亡靈的故事。是以高雄為背景,講述縣市合併後,超過地面一萬六千座與地下六萬座墳墓的覆鼎金公墓面臨搬遷為主軸。謝鑫佑說:「事情發生在二○一○年,那時候台灣有三個地方縣市合併,包括台北、台中和高雄市,開發為都會中心,我就到高雄覆鼎金區,看到當地現場嚇了一跳,因為現場的墳地不是一區,而是一整片的山,我問,這邊聽說之後要遷移改成都會中心,當地人說是好好笑的話、是無聊的話,這種情況至少要五十年才會遷成。」
謝鑫佑很耐心解說著,位在高雄市三民區、鳥松區、仁武區交界的覆鼎金,從明朝、清朝開始就是墓區,墳墓是一層一層疊上去的。更讓謝鑫佑驚奇的是在覆鼎金的住房,十多戶人家是直接把住宅蓋在墳墓上面,「房子的屋簷底下,就突出一塊墓碑,有的是洗衣機歪一邊,因為某一個架子底下有一塊別人的墓碑,他們就活在這種環境,活人和亡者一起生活。我非常驚嚇,但居民卻習以為常。」
於是,他就開始去找更多關於覆鼎金這個地方的資料,然後花了八個月的時間書寫,二○一三年出版。當初,外界不認為高雄市政府能在近十年內進行遷葬,沒料想小說完成後五年,覆鼎金確實於二○一七年開挖,因此,小說被資深劇場編導周慧玲喻為「預言之書」。謝鑫佑表示,隨時間流失,「覆鼎金」背景愈來愈少人知曉,為讓讀者透過故事認識此處曾經的地域文化,興起謝鑫佑今年再出新增版。
《五囝仙偷走的祕密》是本奇幻小說,由親人離世,加上「覆鼎金」墓區快速遷移的實景,讓謝鑫佑想到人世的生離死別,「想討論的課題是離開跟被離開,想像透過生者跟亡者之間的界線,可以來讓大家有些想法。我其實也很想要探討一個話題是關於真實跟虛構,有些讀者也閱讀到書中談到受虐兒很不美滿的生活。可是我們終其一生,都用謊言跟虛構的記憶來過生活。」謝鑫佑設法讓大家看一個美麗的故事,透過書中有趣的發展,鼓勵大家用美好的記憶讓自己勇敢地走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