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38】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140

星雲大師 |2019.07.23
1524觀看次
字級
所謂「外太空」,只是一種相對的說法,甚至是一個假名。真正說來,我們的「法身自性」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是無處不遍、無所不在的。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文/星雲大師

佛教對「宇宙人生」的看法 5

宇宙間有外太空嗎?

【問】請問大師,宇宙間真有外太空,真的有外星人嗎?

【答】過去科技不發達,一般人所認知的世界,往往僅限於我們所生存的地球,例如平常所謂的環遊世界,不過是繞地球一周;所謂世界大戰,也不過是地球上大規模的國際戰爭而已。然而,現在的天文學家已經證實,地球只是太陽系九個行星之一,而太陽是天河中千萬個星辰中的一個,整個宇宙當中如太陽系的星系又有無量無數千萬億之多,可見太陽系以外尚有其他太陽系,銀河系以外尚有其他銀河系,宇宙的廣大無垠,實在超出以往人類的想像太多。
所以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以外還有其他世界,所謂「天外有天」,這種宏觀遠見,其實在幾千年前佛經已經有明確的記載,例如有「佛教百科全書」之稱的《經律異相》,就詳細記載著無數天界的生活活動,不但可以印證現代天文學家的研究,更可以提供未來天文學探究的方向。
佛經裡還記載著這麼一段有趣的故事:釋迦牟尼佛在講經的時候,出廣長舌相,聲音震動無量世界,傳送極遠。弟子當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不相信,懷疑佛陀的音聲不可能傳到那麼遙遠的地方,便想一探究竟,於是利用神通飛到十億佛土以外的佛國。在那麼遠的佛國裡,世自在王如來正在說法。就在這時候,有一聽眾忽然從身上抓到一樣東西,驚叫道:「我身上怎麼會有一條小毛蟲呢?」
世自在王如來說:「那不是小毛蟲,那是從娑婆世界來的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目犍連。」世自在王如來於是對目犍連開示道:「諸佛的威德不是聲聞弟子所可以比擬的,也不是用神通所能探測的。」從此以後,目犍連就非常相信虛空中確實有無量世界,也確實有無量諸佛。
從這個故事看來,阿彌陀佛不就是外星人嗎?乃至十方無量諸佛菩薩,不都是外太空的人嗎?因此是否真有外星人?外太空是否有生命的存在?在佛教「此有故彼有」的理則下,我們這裡有,那裡也應該會有。

拓展心內的世界

現在美國已把太空人送上了月球,科學家也已證實別的星球上確有生命存在的跡象,未來也許有一天真的證實有外太空人的存在,到了那個時候,地球上的人類對他們而言,就是外太空的人,因為所謂「外太空」,只是一種相對的說法,甚至是一個假名。真正說來,我們的「法身自性」是「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是大而無外、小而無內,是無處不遍、無所不在的。因此未來希望人間能有多一些人像過去鄭和下西洋,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引領人類發現更多的新世界,尤其更重要的是,拓展自己內心的世界。
每個人在世間生存,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包括心外的空間與心內的空間。心外的空間是指我們生存的外在環境,譬如我們居住的房舍、活動的場所,甚至於宇宙自然界等,都是我們心外的空間。其中尤以「家」是我們最直接、最密切的生活空間,當一個人經過了白天的辛苦工作,到了晚上,總希望回到溫暖的家,以養息疲憊的身心;即使一隻小鳥,飛過千山萬水,也要回到窩巢裡棲止。
不論「家」也好,「窩」也好,這就是生活的「空間」。根據歷史記載,古今有不少的戰爭,都是起因於爭奪土地,也就是「空間」的爭奪。然而不論是過去的君王諸侯或將相百官,他們的權勢威力再大,他們所能到達的空間仍然是有限的;儘管現在的科學文明已經發展至太空時代,美國人已率先把人類送上月球,但是在這個宇宙虛空之中,除了月球之外,還有其他多如恆河沙數的星球,人類還不曾見聞過,更遑論登陸了。所以,一個人除了有心外的空間,更要有心內的空間,心內的空間就是心胸的開闊。
在佛法裡說,我們的真心本性是不生不死,是永恆如一,所以佛教的時空觀認為,時間是豎窮三際,貫通過去、現在、未來三世,是無始無終的;空間則是橫遍十方,橫亙此方世界、他方世界、十方世界,是無量無邊、無窮無盡的,這就是我們心內的空間。
一個人如果能夠把握心內的空間,就能同時獲得心外的空間,因為法界之大,其實無非存乎我們的一心之中。因此,只要我們能「心包太虛」,就沒有時空的隔閡,就能與宇宙融為一體,如此自然沒有自他之別,更無裡外之分了。(待續)

【延伸閱讀】

佛教對空間的看法

「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外在的虛空世界,一個人窮其一生,所能到達的,只不過如微塵般而已。所以對於心外的空間不必去爭執、占取,重要的是,必須去體會心內的空間。佛經上說「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就是告訴我們,心內的空間比心外的空間更大,俗謂「宰相肚裡能撐船」,一個人心內的空間之大,可容納三千大千世界。我們如果能把自己心內的空間擴大,就能夠如大海容納百川,不捐細流;泰山承受土壤,不辭寸土。心內有了寬闊的空間,就能包容宇宙虛空,就可以任性逍遙,隨遇而安。
要獲得心內的空間,佛教有許多經典都能提供我們正確的方法與指示,譬如《維摩詰經》中的「不二法門」,就能開展我們心內的世界;《華嚴經》中重重無盡的「華藏世界」,就能擴大我們心內的空間。所以,一個人如果能夠把握自己心內的空間,也就可以同樣獲得心外的空間。

──摘錄自星雲大師《佛教叢書1》 佛教的時空觀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