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全集38】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 139

星雲大師 |2019.07.22
2183觀看次
字級
所謂「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面對宇宙毀滅,人生究竟何去何從?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必須自己去探究、去了解。圖/莊美昭

文/星雲大師

佛教對「宇宙人生」的看法 4

如何面對宇宙的生滅變化?

【問】請問大師,宇宙有成住壞空,當世界處於空劫時,眾生到底住在何處呢?成住壞空既然是無法改變的真理,人類又該如何面對宇宙的生滅變化呢?請大師為我們開示。

【答】禪宗有一則故事,說到大隋法真禪師,有一次學僧問他一個問題:「劫火洞然,這箇壞也不壞?」禪師答:「壞。」又問:「如此則隨他去也?」禪師漫不經心的回答:「隨他去。」然學僧不解其義,於是為了求得心中的落實,腳踏一雙芒鞋,踩遍大地山川,到處參學訪道,以解心中的疑惑,因而留下了「一句隨他語,千山走衲僧」的美談。
所謂「劫火洞然」,就是說世界從成立到毀滅的過程,可分為成、住、壞、空四個時期,稱為「四劫」。當「成劫」之期,有情業力增上,於空間生起微細的風,次第生成風輪、水輪、金輪,慢慢又形成山河、大地、生物等,因此成劫是指器世間與眾生世間成立的時期。
成劫之後進入「住劫」,此為器世間與眾生世間安穩、持續的時期。此一時期,每一中劫有增劫和減劫。每逢減劫時,便有刀兵、疾疫、饑饉等三種災害產生。
住劫以後就到「壞劫」,也就是火、水、風三災毀壞世界的時期。此期眾生世間首先破壞,稱為「趣壞」;之後器世間也隨之破壞,稱為「界壞」。
也就是在此劫之初,地獄的有情命終之後,不復更生,此後,其餘傍生、鬼趣及人、天等的眾生也漸次壞滅,有情破壞後,世界出現七個太陽,燃燒成災,如此經過七次的火災,把色界初禪天以下的器世界燒壞,此時稱為火災劫,約需十二億八千萬年的時間。其中三億四百萬年之間,有情的生物先壞;然後一千六百萬年之間,自然界再滅壞。
火災劫過後,次起水災,將第二禪天漂蕩殆盡,稱為水災劫,大約需要一億二千八百萬年。如此經過七次的水災,最後產生風災,將第三禪天以下全部吹落,稱為風劫,需要六十四大劫,十億二千四百萬年的時間。
壞劫之後世界進入「空劫」,此期世界已壞滅,只有色界的第四禪天尚存,其他則全入於長期的空虛中,等待世界又成,又是一個成住壞空的大劫。
宇宙就在「成、住、壞、空」的過程中,反覆生滅,每一周期大約要十二億八千萬年。
所謂「趙州八十猶行腳,只為心頭未悄然」,面對宇宙毀滅,人生究竟何去何從?確實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必須自己去探究、去了解。

最終的歸宿

在佛教的宇宙觀認為,有情世間依眾生果報優劣及苦樂差別,可分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三個層次,稱為「三界」。「欲界」六天的眾生,男女群居,以五欲維繫生命,由其善惡欲念流轉,而有「六道」受生的果報。「色界」眾生已經遠離情欲,居於欲界之上,無男女之別,無情愛之念,皆由習「定」而化生,依禪定的深淺粗妙分為四級,共十八天。再往上的「無色界天」有四天,此界沒有物質,唯以心識住於深妙的禪定,乃純粹的精神世界。
凡此「三界」、「二十八天」,一旦世界進入上述提及的「壞劫」之期,欲界悉皆壞盡,色界中則有「火燒初禪、水淹二禪、風吹三禪」等三災,唯有第四禪不為「大三災」所壞。所以《法華經‧譬喻品》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眾苦充滿,甚可怖畏,常有生老病死憂患。」
既然世間苦空無常,面對宇宙的生滅,人命的生死存亡,到底如何才能逃脫毀滅和死亡呢?最重要的,應該要有信仰!因為「世事由來多缺陷」,唯有「學道求真」才能「免無常」。
在佛教有真俗二諦,也就是有世間法和出世間法之別。世間法是有為、有漏,是苦空無常的,世間法裡沒有一樣恆常不變的東西,所以不值得追求;唯有超越世間法,才能找到出世間「常樂我淨」的涅槃世界,這才是我人最終的歸宿。
學佛的最大利益,就是認識宇宙人生的真理,諸如世界是怎麼形成的?人生的真相是什麼?生從何處來?死往何處去?當我們對這一切有了真切的認識之後,就會知道,雖然世界有成住壞空,人生有生老病死,但並非成住壞空、生老病死就什麼都沒有。成住壞空是循環的,生老病死也不是一死了之;壞空後仍有成住,死後還會復生。甚至在苦空無常的世間法之外,還有一個常樂我淨的真實世界存在;一旦我們找到了永恆不死的真如佛性,自然就能夠超越生死毀滅的界限,也就不會再受世間的眾苦交煎了。

【問】古老的中國人相信「人定勝天」,不知道大師是否認同這句話?

【答】人是萬物之靈,也是萬能的動物,人不但有一雙萬能的巧手,人的雙腳能走遍天下,眼睛能眼觀四面,耳朵能耳聽八方,尤其人的頭腦和心靈更能上天入地。所以不是如基督教所說,只有上帝才是萬能的,其實每一個人都是萬能的!
人有無限的能量,例如能早能晚、能冷能熱、能飽能餓、能大能小、能前能後、能多能少、能有能無、能貧能富、能榮能辱、能忙能閒,尤其人能成佛,所以人要好自珍惜,不要妄自菲薄。不過,人雖然有無限的潛能,但對於「人定勝天」之說,我覺得人不一定要勝過天,人不但要和人和平相處,人與天也要和平共存。
一般人都希望自己比別人偉大,但是一旦有了勝負之心,就如賭博有輸贏,輸了,自己難過,贏了,別人痛苦,就如《法句經》說:「勝則生怨,負則自鄙;去勝負心,無諍自安。」人我之間有了勝負輸贏,爭執也就層出不窮;如果我們能真心尊重別人的偉大,能誠心擁護、成就別人,自然能化戾氣為祥和。所以,人不一定要「勝天」,而要「感動天地」;人和人之間也不必勝過別人,而要能「以德服人」。做人爭強好勝,未必成功;待人處世能夠「只從柔處不從剛」,反而能獲得別人的尊重與愛戴。
現在社會上很重視「柔性管理」,因為世間上剛硬的東西不一定堅固有力,有時柔軟的東西反而有意想不到的穿透力。例如,滴水可以穿石、溫火可以融冰;乃至人體上堅硬的牙齒易斷,但柔軟的舌頭不死就不爛。可見「剛」雖然不是絕對的不好,為人「剛直」有時也有其必要,但剛而銳的東西容易斲傷,所以佛教講「從來硬弩弦先斷,每見剛刀口易傷」,柔性反而能夠持久。
溫和柔軟的力量和忍耐的力量一樣,都是其大無比,所以佛教指導人坐禪,目的就是要培養柔軟心,心地柔軟的人才容易跟人融和相處,心性慈悲柔和的人,往往能制伏頑強於無形。
因此,人與人、人與天地之間,能夠和平共存、相互尊重最好;就像夫妻之間,彼此相愛尊重、相敬如賓,感情必能維持長久。所以做人不要太過剛強好勝,能夠發揮人性柔和、善良的一面,過著柔性的人生,我想這是未來社會最需要提倡的。(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