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隆
發財,是許多人的夢想,這不僅意味著收入能有所提升,也意味著生活能有所改善。不分古今中外,為此努力工作的有之,投注彩票的有之,有些人動上歪腦筋……可說許多人都有自己的發財夢,為的是一個願景。
每年舊曆年,最常聽見的吉祥話,就屬「恭喜發財」了。今日,「發財」二字也崁入候選人的競選口號,獲得眾人共鳴,將他推上市長大位。
孫中山宣講《三民主義》,也嘗多次提到「發財」。這是怎麼一回事?怎麼跟以往《三民主義》的課程教學不大相同,孫中山不是屢次告誡黨員,不可懷抱升官發財的迷夢嗎?沒想到孫中山怎麼這麼俗氣。
孫中山為了讓民眾能更加認識《三民主義》,自一九二四年一月起,每周在廣州的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禮堂開講,要為《三民主義》提供最終見解。
一九二四年二月十日,孫中山講演民族主義時,將世界主義比喻為能發財的彩票,將民族主義比喻成竹竿,說曾有一個困苦的窮人去買了張彩票藏在竹槓裡,待開獎那一刻真的中了彩,興奮地將竹槓拋進了水中,以為從此告別竹槓與貧窮,卻未料彩票也就這麼順水東流。用這個故事比喻中國,把民族主義跟世界主義都拋棄了,因而當下受到外國政治力和經濟力的壓迫,並擔憂地說,若以後又遭天然的淘汰,必有亡國滅種之憂。
一九二四年三月十六日,孫中山在民權主義的講演中,曾提到:「現在對中國人說要他去爭自由,他們便不明白,不情願來附和;但是對他要說請他去發財,便有很多人要跟上來。」復說道:「如果在中國來提倡發財,人民一定是很歡迎的。」又強調:「我們的三民主義,便是很像發財主義,要明白這個道理,要展轉解釋才可成功。我們為甚麼不直接講發財呢?因為發財不能包括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才可以包括發財。」
聽到這,底下聽眾們的眼睛都亮了,原來三民主義包含了「發財」!
待孫中山在同年八月演講民生主義時,因民生主義與經濟發展、個人生計關聯密切,舉了價廉物美的福特車廠能發財為例,提倡必得限制工時、提升工人福利以及工作效率,出產的商品才能占有市場的道理,藉此反駁馬克思稱資本家必然剝削勞工以盈利的說法。
可見,孫中山與馬克思對於資本主義的生產模式,的確有著不同的觀察。馬克思基本站在「人本惡」的角度看,孫中山卻能站在「人本善」的角度看,進而透過實例找到雙贏的模式,也藉著講演之便教育中國民眾。
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所集合的《三民主義》,可還都是提到過發財,但細究其文脈,實際上並不是要教導大家怎麼發財,或是孫中山也醉心於發財,而是孫中山在廣州講演《三民主義》時,為群眾淺顯易懂地解釋三民主義思想,為了使閱聽人更加明白,才舉出人人出於骨子裡都寄望的發財為例來說明,這才能讓坐在下面聽講的閱聽人提起精神、眼睛一亮,進而能將孫中山所倡的思想內涵一併聽了進去。就這點來說,孫中山可是一個相當有魅力的演說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