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趣聞】 滿洲外長謝介石 文/王文隆 |2021.10.20 語音朗讀 547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謝介石(前排左二)曾為滿洲國第一任外交總長,是當時台灣人在滿洲國內層級最高的官員。圖為滿州國政要。圖 / 維基百科 文/王文隆中國現代史上,有兩個介石,一個是蔣介石,他是浙江奉化人,是中國國民黨的總裁,也是中華民國行憲之後的第一任總統。另一個是謝介石,是台灣新竹人,曾經在滿洲國當上了第一任的外交總長,是當時台灣人在滿洲國內層級最高的官員。謝介石出生於清光緒四年(一八七八)的竹塹城南門一帶,上過私塾,天資聰穎,被譽為神童。清廷簽署《馬關條約》割台之後,他到了新竹國語傳習所學習日文,畢業之後在專收台灣人就學的公學校任教,數月後,轉任通譯,同時在辯護士山口義章辦事處工作。或因書法寫得好,也因言語溝通無礙,謝介石頗受新竹知事新井勉之推重,爾後轉往東京,任東洋協會學校台灣語講師,同時就讀於明治大學,在此結識了張勳的兒子。光緒末年,謝介石西渡中國大陸,在吉林都督府擔任顧問。民國建立之後,他轉往天津,並於一九一六年放棄日本籍,加入中華民國國籍。因為參與一九一七年張勳主導的溥儀復辟,與溥儀有了接觸,事敗之後,避居天津日本租界,直到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才又轉往中國東北,擔任吉林交涉署署長。1935年,偽滿國皇帝溥儀訪問日本,由昭和天皇陪同在東京代代木練兵場閱兵式檢閱日本陸軍。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滿洲國於一九三二年成立之後,謝介石將國籍改為滿洲國國籍,升任外交總長、協和會事務局長,成為溥儀與日人之間的橋梁,並代表滿洲國前往日本報聘,擔任日本承認滿洲國的答禮使。一九三五年十月間,台灣總督府在台北舉辦「始政四十周年記念台灣博覽會」,謝介石代表滿洲國皇帝溥儀來台出席,台灣總督中川健藏以國賓之禮相待,這成了謝介石衣錦還鄉之旅,他不僅上了廣播電台,用流利的閩南話發表〈敬告台灣同胞〉的演講,還鼓舞了許多台灣人前往滿洲國,激起一片台灣人「闖關東」的風潮。1938年,首批日人組建的「滿蒙開拓團青少年義勇軍」,在由日本駛往大連的船上合影。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前往滿洲國謀職者有之,前往滿洲國求學者有之,算一算有上千人,許多台灣人在此擔任公職或是行醫,社會地位比在台灣來得高,收入相對也有顯著提升。溥儀的御醫黃子正、著名作家鍾理和、音樂家楊三郎和現任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的父親蔡潔生,都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來到滿洲國,追求新生活。謝介石回到滿州國後,復受派為滿州國駐日大使,駐節東京,直到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爆發後,謝介石不願再為日本人做政治工作,選擇退隱,遷居北平,日本人數度請其出山都遭拒絕。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日本敗戰投降,台灣惠於國民政府堅持收回的決定,使台灣籍民(日本國籍)從戰敗國國民一變成為戰勝國國民,不僅不受漢奸審判,還能享受戰勝國待遇。然因謝介石已轉入中華民國籍,因此在戰爭結束後,遭漢奸罪名逮捕,送往北平草籃子監獄關押兩年之久,直到中共奪下北平之後才被釋放。1946年,溥儀以證人身分出席東京戰犯法庭,為日軍侵略中國作證。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重獲自由的謝介石,因為兩岸的政治分隔,再也回不了故鄉台灣,一九五四年十一月,因病在北京東城區船板胡同的家中過世,享年七十六歲。謝介石的一生歷經了清帝國、日本帝國、中華民國、滿洲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同階段,從台灣,到日本,再到華北與中國東北。由於抗戰的緣故,許多曾有滿洲經歷的人,多掩藏不言。現在,已經有許多歷史學家開始挖掘台灣人在滿洲的過去,也有名為《台灣人在滿洲國》的紀錄片問世,記錄著這一段曾被刻意埋藏的故事。 前一篇文章 【歷史評析】 毛延壽冤不冤? 下一篇文章 【藏在剪紙中的故事】 One day, I met you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文化遺產】恬靜的安東河回村 作者其他文章【歷史趣聞】孫中山逝世一百周年【歷史趣聞】 番薯好食免大條【歷史趣聞】 名滿天下台灣茶【歷史趣聞】 民初的素食主義【歷史趣聞】 讀音最多的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