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珊
宋真宗恥感於澶淵之盟,夜不能寐。王欽若揣得聖意,對宋真宗說:「若天降天書,陛下持天書可去泰山封禪,鎮六合八荒,以報天之功。」君臣談話之久,東京開封府以及泰山皆見天書出世。宋真宗逐以天降神書的日期為六月六日,賜定為「天賜節」,率文武百官於上清宮祭拜,同時下令東京開封府該日禁止屠宰。
其實,哪有什麼神跡?這不過是王欽若故意哄皇帝開心罷了,因此,「天賜節」也僅限於宋真宗一朝。
到了南宋,六月六日又被重新定義為「崔真君節」。宋朝吳自牧《夢梁錄》云:「六月初六日,敕封護國顯應興福普偌真君誕辰。」那麼,朝廷為什麼要定六月六日為「崔真君誕辰」呢?原來崔真君在靖康之亂時,「顯靈衛駕」保趙構安全,得以延續趙氏政權,因此,趙構命人為崔真君建宮觀「崇奉香火,以褒其功」。當然,此節亦與「天賜節」一樣,僅限都城一地。
明朝時期,六月六日又被士大夫們推崇為晒書節。沈德符《野獲編》云:「六月六日,內府皇史宬曝列聖實錄御製文集諸大函,為每歲故事。」端午節後,各地多雨潮溼,此時天氣曝熱,可以借此炎炎夏日曝晒書籍殺蟲滅菌,成為文化雅事。
士大夫階級有此雅事,民間亦有晒經雅舉。《西遊記》上說,唐僧師徒取得真經回國時,路過通天河,由老黿渡之,老黿曾請唐僧幫它詢問如來,其年壽還剩多少?唐僧貴人多忘事,老黿一怒之下入江底,唐僧師徒及經書遭此第八十一難,民間感懷唐僧師徒取經救世,故有晒經習俗以紀之。
晒經節雖定為六月初六日,但於初五日夜幕時分,婦人皆往寺廟佛像前,念經誦佛,為家人祈福,日出東方,則各自歸家,入眠安心。
此外,這一天還是愛寵人士的「貓狗節」。田汝成《西湖遊覽誌》說,六月初六日,愛寵人士會帶著自己的貓貓狗狗去河邊給寵物洗澡,為其消暑去蟲。
因為六月六日有給貓狗洗澡的習俗,因此儒生間遂有於是日人不能洗澡的說法。如果在這一天人也洗澡的話,不是與貓狗無異了嗎?這當然是迂腐之談,不愛乾淨的藉口。沈德符《野獲編》駁斥曰:「時俗婦女多以六月六日沐髮,謂沐之則不膩不垢。」又,蔣一葵《堯山堂外紀》說,民間視六月六日為沐浴節,文人們趁此習俗,交友論道。此謠言也就不攻而破。
由此可見,六月六日是中華多姿多彩的文化盛日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