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濕疹患者往往被告誡不要泡澡,但是中醫的藥浴卻能利用藥物湯汁消除症狀,不僅可以避免長期內服藥物的困擾,也可在夏日享受泡澡的樂趣。
炎夏往往使人汗如雨下,若無法及時擦去,加上午後陣雨,身體溼溼黏黏,汗斑或濕疹特別容易發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中醫師郭威均指出,濕疹患者吃藥打針或塗藥,效果往往不明顯,且患者常被要求儘量不要泡澡,避免狀況惡化。
不過,中醫藥浴可以達到治療效果,又可享受泡澡樂趣。郭威均說,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病因尚未明瞭,一般認為過敏體質是發病的主要原因,外界各種激發的因素是發病或加劇誘因。急性皮疹如經適當治療,可在一到二周內治癒。如果治療不當,反覆發作,轉為慢性,病程可遷延數月至數年。
中醫治療濕疹的藥浴方法是以藥物的湯汁加以沖洗或泡澡,目的是藉由外洗的方法,達到去除皮膚受到溼熱因素損害,使用的藥物有苦參根、蛇床子、黃柏、百部、蒼朮、地膚子、白蘚皮、土茯苓、玫瑰花,將藥物先行煮成湯汁,再將湯汁放在澡盆中泡澡,不喜歡泡澡的民眾可將毛巾沾湯汁擦洗。每天擦洗,濕疹症狀消除得很快。
中醫師也提醒,濕疹患者儘量避免辛辣刺激食物,飲食宜凊淡,宜吃具有清熱解毒作用的綠豆、綠豆皮、苦瓜、冬瓜、絲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