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收音機廣播 文/林一平 |2019.04.30 語音朗讀 27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一:〈Wonders of Radio〉封面圖 圖/林一平 圖二:作者模仿畫〈 Radio Reception Problems〉圖/林一平圖三:日治時期的台灣放送協會台北放送局,今日被改為台北228紀念館。圖/林一平 圖四:台北228和平公園內的日治時代台北放送局附屬設施「放送亭」。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周六晚郵報》(Saturday Evening Post)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封面畫。最近我在網路上搜尋它歷年來的封面,感覺像在翻閱一本歷史書,由各期封面的主題感受到美國社會的演進。我特別注意和電信相關的主題,包括電報、收音機、電話等等。 美國在1922年開始廣播娛樂節目。1922年5月20日《周六晚郵報》的封面(圖一) 題目是「Wonders of Radio」或稱「Listen, Ma! 」,是一對老夫妻專注地聽廣播。圖中老人的膝蓋上有一份廣播節目表(不知是報紙或周刊),很顯然,收音機正在播放歌劇。 1920年美國大選的結果首度以廣播方式宣布哈定(Warren Gamaliel Harding; 1865-1923)當選美國總統。哈定執政期間因不當的人事任命,導致醜聞迭出。因此他在美國總統的排名,一向處於倒數的位置。不過哈定很能接受新科技,於1922年將收音機引進白宮。 早期收音機的天線都是外掛在屋頂,稍微風吹草動,就無法收訊。因此爬上屋頂調整天線的景象是相當常見的。我模仿畫出1925年5月2日的封面(圖二),主題是「Radio Reception Problems」,畫了一位胖哥手拿收音機的技術手冊,騎坐在屋脊,想搞清楚如何調整天線。 台灣於1931年提供廣播服務。這一年2月1日社團法人「台灣放送協會」設立,地點在今日台北228紀念館(圖三)。在日治時代,如果想在台灣收聽廣播,必須向放送協會提出收音機登記,並且需要繳月費,收聽費定為月額1圓。除了放送局之外,有些城市的公園內也建置播音亭來進行廣播(圖四)。該年7月開始採用台灣籍女性播音員,以台語廣播。 這一年有不少台灣人在庭院的樹上架設長竿,安裝收聽天線。透過播音員精采的播送,全神貫注的收聽棒球比賽的實況報導。而早在1925年的美國,在家中自己架設收聽天線已是普遍的現象。 日本政府支持台灣放送協會是有政治目的,說:「台灣廣播的特色是,首先要讓內地(日本)文化得以延長,讓(台灣)民眾接觸到內地重要都市的各種活動;其次則是要將內地語言、內地嗜好等傳授給本島人,同時也要讓在台內地人了解本島人心聲與喜愛本島人的嗜好,亦即要對促進內台融合有所貢獻。」 最成功的例子是經由棒球比賽,拉近台灣與日本之間的距離。藉由收音機轉播棒球賽,台灣與日本可同時收聽。這種同步收聽的感覺會拉近收聽者之間的距離,增進親切感。 前一篇文章 【詩】有關「舌」的獨行詩 下一篇文章 么弟(上)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3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4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7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8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09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10IBM與佛光山交流 攜手實踐三好精神2025.10.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閃文集】 駝峰天使【山村生活】 秋日蝶影翩翩【觀我望己】 追日,散策旅程(上)父親的山水【遇見荷】 呼喚你的名字【獻給動物朋友的詩】異獸派的「偶」遇——喚起童心的赤子狐狸 作者其他文章【閃文集】 駝峰天使【閃文集】 一生擁抱自然——珍‧古德【閃文集】 光影的旅人 ──勞勃.瑞福【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閃文集】羅蘋的情人【閃文集】黃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