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文集】收音機廣播 文/林一平 |2019.04.30 語音朗讀 2773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一:〈Wonders of Radio〉封面圖 圖/林一平 圖二:作者模仿畫〈 Radio Reception Problems〉圖/林一平圖三:日治時期的台灣放送協會台北放送局,今日被改為台北228紀念館。圖/林一平 圖四:台北228和平公園內的日治時代台北放送局附屬設施「放送亭」。圖/林一平 文/林一平 《周六晚郵報》(Saturday Evening Post)是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封面畫。最近我在網路上搜尋它歷年來的封面,感覺像在翻閱一本歷史書,由各期封面的主題感受到美國社會的演進。我特別注意和電信相關的主題,包括電報、收音機、電話等等。 美國在1922年開始廣播娛樂節目。1922年5月20日《周六晚郵報》的封面(圖一) 題目是「Wonders of Radio」或稱「Listen, Ma! 」,是一對老夫妻專注地聽廣播。圖中老人的膝蓋上有一份廣播節目表(不知是報紙或周刊),很顯然,收音機正在播放歌劇。 1920年美國大選的結果首度以廣播方式宣布哈定(Warren Gamaliel Harding; 1865-1923)當選美國總統。哈定執政期間因不當的人事任命,導致醜聞迭出。因此他在美國總統的排名,一向處於倒數的位置。不過哈定很能接受新科技,於1922年將收音機引進白宮。 早期收音機的天線都是外掛在屋頂,稍微風吹草動,就無法收訊。因此爬上屋頂調整天線的景象是相當常見的。我模仿畫出1925年5月2日的封面(圖二),主題是「Radio Reception Problems」,畫了一位胖哥手拿收音機的技術手冊,騎坐在屋脊,想搞清楚如何調整天線。 台灣於1931年提供廣播服務。這一年2月1日社團法人「台灣放送協會」設立,地點在今日台北228紀念館(圖三)。在日治時代,如果想在台灣收聽廣播,必須向放送協會提出收音機登記,並且需要繳月費,收聽費定為月額1圓。除了放送局之外,有些城市的公園內也建置播音亭來進行廣播(圖四)。該年7月開始採用台灣籍女性播音員,以台語廣播。 這一年有不少台灣人在庭院的樹上架設長竿,安裝收聽天線。透過播音員精采的播送,全神貫注的收聽棒球比賽的實況報導。而早在1925年的美國,在家中自己架設收聽天線已是普遍的現象。 日本政府支持台灣放送協會是有政治目的,說:「台灣廣播的特色是,首先要讓內地(日本)文化得以延長,讓(台灣)民眾接觸到內地重要都市的各種活動;其次則是要將內地語言、內地嗜好等傳授給本島人,同時也要讓在台內地人了解本島人心聲與喜愛本島人的嗜好,亦即要對促進內台融合有所貢獻。」 最成功的例子是經由棒球比賽,拉近台灣與日本之間的距離。藉由收音機轉播棒球賽,台灣與日本可同時收聽。這種同步收聽的感覺會拉近收聽者之間的距離,增進親切感。 前一篇文章 【詩】有關「舌」的獨行詩 下一篇文章 么弟(上)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8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10俄 8.8 強震 海嘯淹沒小鎮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時食有味】酸甜人生果【十步芳草】我在,春天在【台語詩】女中路 茄苳老樹【獻給動物朋友的詩】荔枝乾的產地 也是蟲蟲大觀園【詩】吾愛吾鄉【我行遲遲】築起一座寂靜的神龕 作者其他文章【閃文集】印刷的奇蹟【閃文集】 貓——披著毛皮的天使【閃文集】 都柏林人【閃文集】 科學人交流【閃文集】 貓咪——就是個鬧鐘【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