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人間】獅虎分合石與風水之說 文/洪少霖 |2019.04.25 語音朗讀 22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明代聖旨牌坊 圖/洪少霖 虎嘴石 圖/洪少霖 獅嘴石 圖/洪少霖 文/洪少霖 世人許多聽過獅虎獸,卻很少聽過獅虎分合石。相對城市而言,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西坪鎮珠洋村是一處較為偏遠的山區,那兒的獅子山與虎形山中,各有著一堆大石,名為獅嘴石與虎嘴石,它們以六十年為一周期,雙雙自行進行一次分與合。也就是說,它們看似不動,卻不間斷反復用三十年的時間張嘴及三十年的時間閉嘴,且皆是面朝東方太陽升起的方向;它們相互交替,虎嘴張獅嘴合、獅嘴張虎嘴合。 其中,獅嘴石位於珠洋村獅子山山腰,整體觀之,兩塊長約六公尺、高約三公尺的巨石由崖前浮起,如是一頭獅子張嘴之形,人們可爬至其上。 獅嘴石後,距離約一百公尺的山上,有著一座獅子殿,始建於明代,殿中供奉五穀真仙等神靈。當地老人傳言,至今最近一次修殿時,獅嘴石兩巨石分開距離有一公尺左右,現今目測,其石今已合起,只餘七十公分左右。 虎嘴石位於珠洋村虎形山下,有道路直達,其長與寬各約六公尺左右,大石整體高約七公尺左右。今時所見,其石有如被大型刀劍劈開一般。 虎嘴石旁有福壽堂一座,始建於宋淳佑八年(一二四八年),大門有聯曰:「福嶓千瓊樹,壽谷一聖石。」現今,其堂內有古鐘一口,鑄有「明萬曆壬午年春立」字樣。 據當地王姓村民回憶,約五、六十年前,虎嘴石如是一幅張開的大嘴,上部寬敞,下部狹窄,站在其上,需用力一跳或從邊沿繞路,才能過去。曾有村民在虎嘴石石縫間種菜與躲雨,其石一瓣為傾斜狀;而今,它在逐漸張開,部分裂縫約十公分左右。 有村民介紹,曾有地質專家前去研究,專家曾猜測獅虎分合現象可能為兩石地下地質結構所引起,然而難以給予真正定論。現今,獅嘴石正在漸漸合起,虎嘴石正在漸漸張開,它們在每一年的開合程度皆約一點五公分。參觀時,如果不是當地百姓信誓旦旦的介紹,筆者便不知它們神奇所在。看來,時間能夠讓人看清歲月的真相,也能夠讓人發現大自然的神奇! 在珠洋村,還有著「石雞鳴」、「石犬吠」等鄉村傳說,並有著明代牌坊一座,為明代嘉慶皇帝對珠洋村五代同堂、享年一百二十七歲王高盛的讚譽。牌坊上刻有欽賜「瑞應重熙」、「聖旨」、「五代同堂褒獎奉政大夫王高盛」等字樣,柱上有對聯:「紫誥出天衢百歲三公應寵錫,綸恩頒海甸一堂五代樂昇平」。據悉,古代文官到此要下轎,武將要下馬。 當地傳說,王高盛心性善良、簡樸,八十多歲之時每天依然操持農活。有一天,他因拾糞積肥之事,被他人欺負而受傷,他不想眾多子孫幫他報仇,而訴說成自己不小心跌傷。後來,欺負他之人經濟不佳,想向王高盛後人借錢,其後人不願意,王高盛卻勸之借出,以行善積德。由於王高盛受世人敬重,因而嘉慶皇帝褒封其為奉政大夫。 珠洋的王氏百姓有著世代不伐山上樹林的傳統,舊時他們只會上山拾撿枯枝與採藥,此為當地王氏家族祖訓;傳言,如果他們破壞了山林,使山石猙獰暴露,便難免出現人與人之間的爭鬥禍事。據說,古時其山中有著兩座石塔,象徵遠航大船的船櫓;船與水相依,人也需與風水相依,這便是當地王氏先祖傳下的家訓中的風水之意,也即是現今當地王姓族人為人處世、安身立命之風氣與根源!因而,現今當地王氏族人身上大都保有著一份淳樸。 在近代,安溪為安永德漳游擊根據地之一,可以說它同時也是一塊被英烈鮮血澆灌過的土地;在古今,它遍布著鐵觀音茶香,處處散發茶之芬芳;走過安溪之珠洋村,筆者才發現它更是一塊歷史底蘊豐富的土地。古蹟散落,民風蔚然,奇石分布,令觀者感之時光悠悠、光陰冉冉、歲月多姿! 前一篇文章 【心的日常】自戀 下一篇文章 【春秋雜論】籍田禮 古代帝王的犁田秀 熱門新聞 01【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4頻率對了就共鳴2025.05.0505【考考你的智力】2025.05.0506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7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8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9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10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光影紀事】 北門家政女學校之裁縫課 【時光隧道】 新芳春茶行:大稻埕飄茶香【走進大西南】 瀕臨失傳的東巴銅筆【行舟.運河──中國大運河博物館沉浸式舟楫文化展】 千年水上之路【古典時節】古來才女命多舛【大江南北】鐵灶山石刻與法藏寺 作者其他文章【大江南北】泉州奇石:守望歲月、望穿紅塵【撫今追昔】繁華到蒼涼:兩頭石獅的守護【大江南北】 尾嶺橋及周邊傳說【時光隧道】娘子橋與番仔樓【大江南北】紫帽山放心石【大江南北】 百丈坪與百丈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