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作家】盛可以 喜用比喻寫出滾燙人性 郭士榛 |2019.03.03 語音朗讀 328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聯經出版提供 國際書展對談受歡迎。 圖/聯經出版提供 圖/聯經出版提供 文/郭士榛 長相矯小溫柔、說話細聲和氣的大陸女作家盛可以,沒想到她卻有著犀利筆鋒,書寫出她內心的故事,她小說中的女主角大都覺醒、獨立、頑強。近期她出版第八部長篇小說《錦灰》,在敘事上有更先鋒的探索。盛可以表示,對於《錦灰》的喜愛,就像自己那些談不上功力但充滿稚趣的小畫,因為呈現最真實的本我,帶給她巨大的充實與幸福感。 談到《錦灰》這部最新作品,盛可以表現出從容和滿足,她說,從書名到內容,她都非常滿意,因為在這部作品中她內心那個充滿理想的自我完全暴露出來了,小說中她喜歡用比喻,盛可以說:「我是一個酷愛使用比喻的人,我一直認為小說中沒有比喻,像街道沒有咖啡館一樣無聊,我相信,想讓作品永遠不死,就要用最大的熱情在文字中展示才華,包括比喻,寫出滾燙的人性,像電閃雷鳴時常撕扯在讀者記憶的夜空。」 盛可以表示,尼采也是熱愛比喻的人,他甚至認為比喻的才華是最大的才華。「比喻」和「幽默」一直是盛可以自信的方面,處女作《北妹》中有一個初步的呈現,在《錦灰》中變得更為嫻熟。盛可以指出,書中那個因為使用尖銳比喻給自身惹了大麻煩的記者,是理想中的我,虛構的「真實」的我。另外,「我嘗試新的寫作形式,我體驗到了這種新形式下書寫世界的開闊與自由,好像黑屋子開了許多亮窗。」 表達內心真正想法 現實生活中曾經擔任過記者、編輯,盛可以擅長以犀利的眼光看待現實生活中的各種體制與現況,並以隱喻、魔幻的手法,寫成一部部令人驚豔的作品如《北妹》、《野蠻生長》、《錦灰》,中國大師級作家莫言、余華等都曾大力推薦她的著作。 盛可以說,她小說裡人物都有著悲慘命運,這些人的命運往往是因為制度造成,透過創作,或許可以幫這些人說一些話。而在中國這樣的大環境下,許多人都在尋找自己精神上的淨化器,希望能找到一種兼具文學與藝術的方式,表達內心真正想法。 盛可以表示,有時在網絡上看校園的暴力,一邊是欺凌者與圍觀取樂者,一邊是忍受羞辱哭泣的小女孩,令人痛心。她說,軟弱簡直是一種罪。小時候經常看鄰居男人揍他老婆,揍得鬼哭狼嚎,那女的抹乾眼淚就去做飯給男人吃,或者在床上蒙頭躺半天,一切又恢復原樣。盛可以總是著急她為什麼不反抗,事實上,她反抗只會更加鼻青臉腫。 她又想為什麼不離開這個男人呢?後來寫小說,其實也對這個「為什麼」加以探索,「男女是相同的物種,擁有相同的智識、情感與權利,為什麼總有人喜歡一隻腳踏在女人的背上。女人在爭取自己的尊嚴,西方在這條路上已經走了很多年。我們很多人其實根本沒想過這回事,甚至視為常態。」她說,「我們總是難以理解,許多不符合常理的事為何能被貫徹到底,說到底就是因為恐懼,所以每個人都得說假話來保護自己。」而說到最後,「假的就跟真的一樣了」。正因為親身體驗的都是底層生命灰色的一面,盛可以的寫作筆觸也習慣以灰色陰暗筆調,呈現真實的生活。 貧窮無助也是肥料 小說經常以自已的故鄉為背景,盛可以說唯有這樣她才會覺得更能自由的處理一些細節。「童年很孤獨,很憂傷,但故鄉是那麼美,我後來把它畫下來,變成了《春天怎麼還不來》這本圖畫集。」盛可以表示,故鄉是文學的記憶之礦,如果貧窮無助也是一種肥料的話,「我倒是得此滋養,注定要在困苦落後的灰色底子上寫字。故鄉決定了我的情感基調,是今後永遠無法改變和掙脫的。」 她認為,語言文字就是文學家手中的利器,通過小說虛構,探索對於世界的認識、對於人性的認識,或許文學家比較低調一點,但個人血管連結著生存環境、政治氛圍、社會文化、倫理道德、價值觀等等,一個人就是一部歷史,一個鄉村就是一個社會發展的縮影,外界的一切都會滲透進去,在一個鄉村總能找到社會發展的痕跡和蛻變的傷痕。 她也將每個人比喻為一條河流,人人都有著湧向大江大海的夢想,但多數人都是沒沒無聞的被忽視、被拋棄,只是靠著本能活下去,她關注的正是這群底層小人物的生命姿態。「默默無名是絕大多數生命的特點,絕大多數是生命不著痕跡,但是每個卑微的生命都有自己的故事,甚至感人,甚至偉大,我寫的大多是這樣的人,他們或者在我的故鄉,或者從故鄉出發帶著故鄉的文化烙印,在城市裡,在不同地方尋找一些自己的一些質地。」 身為女性,盛可以在小說中對於女性角色也格外關注,她筆下的女性並非傳統溫和、柔弱的個性,更多是有著生猛、勇敢、偏執狂野的生命力,而這些特性都是源自於生活的苦難、困境、不堪所鍛鍊出來的。 被視為中國當代不可忽視的女作家,盛可以持續筆耕,書寫人性痛苦與愛,她說,文學或藝術存在的意義就是提供人一種共鳴、洗滌或深化的東西,她以此為目標,會繼續寫下去。 前一篇文章 【精選書摘】沒有問題 就學不到東西 下一篇文章 【日本漫畫家】深谷薰:我想傳達陪伴的力量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瀾光筆記】《扁平時代》當自己生活的策展人【圖文閱讀】《悲傷是一頭大象》走出悲傷 迎向生活 【書市隨筆《水豚工讀生》】不同身分 擔負不同任務【閱來悅愛《獅子萊奧的夢想配送》】自在演奏自己的人生【書頁微光《血汗AI》】人工智慧背後 被忽視的隱性勞工【圖文書《失物博物館》】失去了不會再回來? 作者其他文章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