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藝筆記】亥年談豬及豬畫

文/陳牧雨 |2019.02.12
6614觀看次
字級
豬 圖/陳牧雨

文/陳牧雨

豬肉是人類蛋白質重要的來源,人類養豬食其肉的歷史甚早,中國最初的象形字就已經出現「豬」的文字,當時寫成「豕」(音始),字形往左橫放即是豬的形狀。現代的「豬」字,則是左邊「豕」是象形、右邊「者」是形聲。

不過,後來中國文字發展,逐漸把左邊表示豬的「豕」旁改變為「犬」,變成「猪」,古人很多楷書就這樣寫。

依造字的「六書」原則來講,是有點不合,但可能在象形文字裡,「豬」和「狗」的形狀非常類似的原因吧?現在中國大陸的簡體字也把「豬」寫成「猪」。

豬是中國人所謂「六畜」之一, 《三字經》中有:「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也因為豬與人類的生活關係甚為密切,因此,中國古時造字的「家」字,就是屋子下養了「豕」,意思是「無豬不成家」。

但是,甲骨文中也有「家」字在屋子下的「豕」,寫成「豖」字,意思是指公豬,肚皮下添加了一個表示雄性生殖器的符號。

至於另一個象形字「彘」(音炙),本義指野豬,下面的「矢」字和兩邊的符號表示「箭射入了野豬」。

「豚」字則在「豕」左邊添加肉旁,本意指專專門養來食用的小豬,後來日語以此字稱呼家豬,而「豬」則專指野豬。《爾雅.釋獸》記載有:「彘,豬也。其子曰豚,一歲曰豵。」所以彘、豬、豚、豵都是指豬。

由於古時養豬的地方大都又髒又亂,豬也被造成「不愛乾淨又好吃懶做」的印象,因此,古人把豬和高貴的龍拿來相比,以「一龍一豬」來比喻才能的一高一低。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兩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骼成,乃一龍一豬。」就是這樣的說法。

清人張潮在他的《幽夢影》引龔半千的話說:「物之不可入畫者,豬也,阿堵物也,惡少年也。」(阿睹物是錢的另一種稱呼)這是因為豬被認為低賤骯髒,因此古代畫家都不畫豬,導至幾乎沒有豬畫流傳下來。

古人也以「墨豬」比喻筆畫痴肥而軟弱無骨力的書法;此處,「豬」是貶詞。

晉.衛夫人〈筆陣圖〉說:「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唐人韋續的《書訣墨藪》說:「王逸少云……字有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宋.李洪《次韻子都兄寄伯封論書》:「競作墨豬無健骨,誰知筆髓貴豐筋」等,都是這個意思。

古人不畫豬,近代畫家則脫此限制,有好幾位畫起豬來了,其中尤以徐悲鴻的〈墨豬〉最為有名。

徐悲鴻也曾為他所畫的〈墨豬〉做題畫詩:「少小也曾錐刺股,不徒白手走江湖;乞靈無著張皇甚,沐浴薰香畫墨豬。」詩意說,自己年少時也曾學蘇秦錐刺股努力勤學,不想空手走江湖,可是到頭來還是沒甚麼成就。就是去祈求神靈賜福或想依靠有權有勢的人,也沒甚麼用,因此在惶恐之餘,只好很正經的畫墨豬自嘲。當然,這也是徐悲鴻的自謙而已。

而「遼東白豕」則為少見多怪。南朝.宋.範曄《後漢書.朱浮傳》:「往時遼東有豕,生子白頭,異而獻之,行至河東,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若以子之功論於朝廷,則為遼東豕也。」有見識少而致敝帚自珍的意思。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