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國學談】牛魔王號稱平天大聖的企圖心(下)

文/曹珊 |2018.09.05
1673觀看次
字級

文/曹珊

封建社會不過是小農經濟之產物,無論是觀鵠還是李冬至二二氏,表面看來反封建,與封建統治階級對立。但是,他們還是未擺脫天命思想,以天之化身自居。他們自居的身分是什麼呢?《說文解字》:「姓下云:『古之神聖,母感天而生子,故曰天子』。」所謂天子之名,非撫有四海之意,乃私生子之飾詞。他們以沖天、替天、平天,亦或是齊天自居,潛意識裡飽含著「私生子」之欲望。現實是,替「天」換來招安,以此達到「均富」的利益訴求,或者「均平」的武力威懾。

妖猴欲與天齊、妖牛欲與天平,二氏對愚天撒潑,換來什麼結果呢?洪邁繼續寫道:「范純禮知開封府,中旨鞠淳澤村民謀逆事。審其故,乃嘗入戲場觀優,歸途見匠者作桶,取而戴於首,曰:『與劉先主如何?』逐為匠禽。明日入對,徽宗問何以處,對曰:『愚人村野無所知,若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以不應為仗之,足矣』。」

孫悟空號稱齊天大聖,牛魔王號稱平天大聖,在天庭看來,不過是愚人村野無知之舉。其實從妖猴出世,在玉帝張堅氏看來,不過是下方之物;再到潑猴龍宮搶寶,地府生死簿上除名等出格行為,天庭欲收服,但太白金星認為玉帝應該「念生化之慈恩」。即便孫悟空日後大鬧天宮,天庭亦沒有「以叛逆蔽罪」、「恐辜好生之德」,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潑猴被釋迦如來壓在了五行山下,牛魔王被漫天神佛打回原形,後入佛家。

現在一提起封建社會,世人之印象無非以為愚昧或者落後。古時候的朝代,有優良文化及尚可的制度存在,比方說,孫悟空大鬧天宮,喊出「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的造反口號,世人以今之單一思維,以為那還得了?這是謀權篡位的宮廷政變啊?吳承恩敢這麼寫,《西遊記》一定免不了被禁的命運。其實不然,《西遊記》從來就沒有被當禁書,被官府毀版過。

然而,每逢改朝換代之時,前朝的優良文化制度,新朝毀之殆盡,反而糟粕文化制度,代代相傳。明朝之廷杖,極力摧毀士大夫之氣節,此等糟粕,追根究柢,源自三國胡人之粗暴習制。

為什麼優良文化制度傳承不下去,糟粕文化制度能夠代代相傳呢?一朝一代的優良文化制度,多多少少對該朝的皇權有制約之作用,防止皇權膨脹,約束皇權的肆無忌憚,這種文化道德觀在絕對君權下的專制主義社會,絕對是一種對「家天下權威」的挑戰行徑。新朝建立,以史為鑒,統治者自然會極力打壓前朝這種出格的行為。而對於歷朝歷代的糟粕文化制度,不脫「弱民」二字。民弱,統治者才坐得穩「家天下」。

文化及制度若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要看涉世群體為公還是為私。制度公者,民天下;制度私者,家天下。民天下者,民尊家興族強國盛;家天下者,民苦民哭民枯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