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地址的學校】當操場變考場

文/趙莒玲 |2018.09.05
1259觀看次
字級

文/趙莒玲

未到大營盤學校之前,我壓根沒想過校園每個角落都能成為教室的延伸。

一天,下午三點五十分,大營盤小學部剛放學。我前往初中教學樓找葉如翠老師談事情,遠遠瞧見一群低年級的跑校生,三三兩兩的圍在升旗台周邊,或蹲、或趴、或坐在布滿灰塵的地面,認真地寫功課。孩子們怎麼會有如此自在、隨興的舉動?我詫異之餘,有種說不出的奇怪感覺。

席地而坐,就是不怕髒

為此,我開始留心學生在校園的日常生活,也意外觀察到許多出其不意的有趣剪影,其中最特別的共通處是:彝族孩子不怕髒。

讓我瞬間張口結舌的畫面是:有天放學打掃衛生時間,整個小學教學樓人聲嘈雜,一位四年級男孩不知何故,快速的從二樓衝向三樓,腳步倏地停在樓梯間的轉角平台,隨後雙膝猛然跪下,背部聳起彎曲成弧形,雙肘著地,旁若無人的快速抄寫作業,彷彿置身與世隔絕的時空。

也曾捕捉到定力十足的絕妙鏡頭,即:幾個古怪機靈的孩子,為躲避刺眼驕陽,悶不吭聲地抱著一落課本和作業簿,鑽進水泥乒乓球桌底的石柱間空隙。儘管球桌上演著激烈的廝殺、周遭觀賽者此起彼落的吶喊聲,他們依舊老僧入定地埋頭做功課。

假日期間,住校生為做功課所展現的獨到創意和變化多端的姿勢,更是花樣百出。

有人把教室桌椅搬到通風涼快的走廊,拼湊成能並肩也可面對而坐的長條形,規矩的寫字讀書;不少人悠閒地靠坐校園木椅,或是找個樹蔭角落,甚至乾脆躺臥草坪,邊捧書邊作夢;懶得走出宿舍的人,就地斜靠通道的牆壁,半蹲著翻看書籍;堪稱一絕的是,有個女孩將上身直接橫陳在小學女生宿舍左屋簷下的走道,雙腳垂放在走道旁水溝的乾涸凹槽,右手肘支撐腦袋,有一搭沒一搭地跟坐在水溝旁的另一個同學討論作業。

最溫馨的一幕是,總會在各角落,瞥見不少姐姐們耐心陪著弟妹完成作業的動人景象。其中深印腦海的,是吉克尼哈木把學校故事館正前方有高低落差的走道和台階,當成課桌椅,輕柔地握著喜歡調皮搗蛋的弟弟吉克拉古日的右手,一筆一畫地教他認字和書寫。

各取所需,地盡其利

每到月考前,初中女生宿舍最搶手的K書地點,是二樓的樓梯間。因為它是唯一從晚上七點到隔日清晨六點四十分都亮燈之處。不少臨時抱佛腳的女生,都會自帶一把椅子,坐在樓梯上認真苦讀。

我原先以為只有學生會動腦筋利用校園資源,後來察覺到老師們在教學時,也很懂得善用「地盡其利」的功能,不定時地將課堂移到校園。

記得有天下午,我站在小學女生宿舍二樓小廚房煮蒲公英水時,望見對面的九年級學生從三樓教室走下來,每人手上拎著一張教室板凳,在操場上按照原教室坐位排列當課桌。接著,學生魚貫進入初中辦公室,各提著一張塑膠圓椅當坐位。

所有人坐定後,副班主任陶林老師出現了。當時,我揣測是學生不專心聽課,陶老師刻意移至操場上課。結果,是在操場舉行數學月考。後來,陸續得知初中部老師經常把能一覽無遺的操場變考場時,才警覺自己大驚小怪。

還有次晚自習時間,我在校園散步。走到操場附近,轉頭發現學校餐廳燈火通明。我起初猜想是值周老師緊急集合全體住校生講話。走進一瞧,竟然是七年級學生在裡面舉行語文測驗。

這會,我明白了一件事:大營盤學生適應力超強,無論在校園的那一個角落上課或讀書寫作業,他們都能甘之如飴地逆來順受。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