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次戒菸終於成功,為自己鼓掌叫好之餘,文思行進卻不免受到影響,駕馭文字似乎不再如過去一晚可以寫上三千字以上的泉湧揮灑,停滯的除了平日的散文寫作,手頭的幾個專欄也往往一延再延,甚至經常還會開上天窗,所幸幾位雜誌總編多能諒解,對「戒菸症候群」似乎早有經驗。圖/吳德亮
文/吳德亮
第一百零一次戒菸終於成功,為自己鼓掌叫好之餘,文思行進卻不免受到影響,駕馭文字似乎不再如過去一晚可以寫上三千字以上的泉湧揮灑,停滯的除了平日的散文寫作,手頭的幾個專欄也往往一延再延,甚至經常還會開上天窗,所幸幾位雜誌總編多能諒解,對「戒菸症候群」似乎早有經驗。
「山不轉路轉」,暫時告假的靈感讓自己一時寫不出好文,只好逼自己拚命繪畫了。取來雲南鶴慶山區的構木手工茶票紙,每星期或隔周約可以畫上一幅,大多以瀹茶或茶器為主,畫作完成後又忍不住在留白處寫詩,詩畫相互刺激創作,算是戒菸成功症候群嚴重發作以來,唯一的小小確幸吧!
意外的驚喜是過去調色板上難以校出的色彩,竟也會在空白腦際忽然呈現,彷彿遠古的神祕呼喚,將深山古剎中歷經歲月風霜洗漱的梁柱,在冬雪落盡、春日將臨之際瞬間甦醒,不經意地將松青綠或鱔魚青融入,加上破「黑」而出的金屬質感,與內斂中更見貴氣的金花妝點,強烈顯現漸層、落灰等筆觸,還有細微的毛細孔讓茶器繼續呼吸吧!
沒錯,那正是陶藝家吳晟誌台灣新陶色帶來的靈感,色澤看似滄桑,卻有飽滿而不喧鬧的意境,藉由土與火的體現打造敦厚溫柔而內斂的美。而細緻如顆粒般的斑剝質感,看來更像有一定年分的鐵器,在若隱若現的輕煙筆觸中變幻雲彩或黃或金,緩緩上升迎向香氣四溢的茶湯。而渾圓的壺身搭配羅盤狀的壺蓋,中間的壺鈕永遠簡潔、單純而剛勁,像極了我兒時記憶中的花蓮北濱燈塔,那樣稱職的挺立著,有詩為證:
彷彿凌晨
不忍離去的星星
在雲層纏綿
悱惻之間
繼續閃爍
金晃晃
變幻妝點的
筆墨淚痕
一如歲月風霜
洗漱後的斑燦
在輕煙中
快意揮灑
如夢一樣
隱埋金礦
的風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