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東 從傳產食品大王 到新能源總工程師 文/朱涵 |2018.06.10 語音朗讀 167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2016年7月27日,項目發電成功。圖為林東在現場指揮安裝。圖/新華社 2017年12月,3.4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實景。圖/新華社 林東和團隊在一起工作的情形。圖/新華社 兩艘拖輪協助2600噸起重船朝發電機組安裝點緩慢轉向。圖/新華社 文/記者朱涵 圖/新華社 浙江省舟山市秀山島南部的碧藍海面上,兩座小島形成了喇叭口形狀的峽口。這裡橫躺著一把「小提琴」,隨著潮流的湧動,這把「小提琴」正源源不斷地產生電力。 這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潮流能發電機組,由杭州林東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董事長林東和他的團隊研發建設。林東和他的團隊花了七年的時間,使中國成為繼英、美之後,世界上第三個全面掌握潮流能發電併網技術的國家。 從傳統食品行業的「牛肉乾大王」到新能源領域的「總工程師」,林東的轉型是新一代浙江商人勇於創新、敢於擔當的典型案例。 連續發電 打破世界紀錄 中國大陸百分之五十以上的潮流能資源在浙江,浙江潮流能的百分之九十六在舟山,舟山是潮流能發電最為理想地點。截至目前,林東的「三點四兆瓦LHD模塊化大型海洋潮流能發電機組」裝機容量達到一兆瓦,自二○一七年五月實現全天候運行發電併網以來,已經十二個月,併網發電量超過八十萬度。 以林東對全球潮流能研究進展的了解,這個成績讓他尤為自豪。「連續穩定發電,英美的技術都還沒有達到這一水平,他們的潮流能發電項目還處在『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階段。LHD連續發電併網時間已經打破世界紀錄,我覺得特別高興。」林東說。 連續發電併網時間是檢驗技術能否達到工業化的標準,潮流能發電如何實現全天候運行併網發電,關鍵在於保證設備的穩定性。而潮漲潮落,如何保持穩定發電? 林東說,海外主流技術使用的水輪機,和風力發電機很像,葉片長、數量少。根據國外的技術經驗,主要依靠不斷擴大渦輪機半徑來實現發電。然而,海流是分層分段的,半徑過大後,一片渦輪上經受的潮流力量、層次、方向、速度都不好把控。 「能不能設計出一種模塊化、超多葉片的渦輪機?」林東將這個奇思妙想與團隊商討後,發現在技術理論上具備可行性,可這樣的潮流能發電裝備,還從來沒有人嘗試過。 回憶起研發初期帶著「奇思妙想」的萌芽在世界各地考察潮流能設備的場景,林東坦言當時的心情有一絲忐忑,同時又有極大的興奮:「全世界的大企業、科技巨頭都在做這個事情,他們都做不出來,難道我能做出來?另一方面,我看了他們的技術,我和他們的完全不一樣。我當時心想,這個事一定要幹!」 林東團隊在設備研發的技術路徑上找到了全新的突破口。「你可以把這種裝置想像成安在海底或河床上的風車,水下渦輪機的葉輪設計和飛機螺旋槳相似,後面連著齒輪箱,齒輪箱連著發電機。」林東說。 一般的水下渦輪機葉片在三片或六片,林東設計的渦輪機,葉片達到五十多片。平台化、集成化、模塊化的全新設計路線,克服了穩定發電這個世界級的技術難題,同時也解決了設備運行維護、海洋垃圾防護的問題。 林東的這一份事業從「誤打誤撞」開始,但他憑藉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一股衝勁,居然把這件大事給做成了。「自己沒有想到能有這麼大的突破!回頭想想,我的膽子實在太大了!」他忍不住感慨。 砸下兩億 隨時可能失敗 在進入潮流能發電領域之前,林東的身分是「中國牛肉乾大王」,已經是一位非常成功的企業家。 二○○八年第一期《富比士》(亞洲版)雜誌曾選擇林東作為重點報導人物,「他創立的綠盛集團讓他在三十四歲時成了千萬富翁,但林東認為這樣的傳統行業很難達到很高的擴張速度。」《富比士》這樣描述從傳統行業起家的林東。從一九九三年開始,林東生產和銷售過澄汁、牛奶,最後他選擇了牛肉乾,到二○○五年,他的綠盛公司銷售量已達三點五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大陸數一數二的牛肉乾生產企業。 然而,「牛肉乾大王」卻從小懷揣著「科技夢」,總希望能在科技行業搞出點什麼名堂來。二○○八年,金融危機爆發,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林東意識到傳統食品行業的脆弱,嘗試拓展其他商業領域,新能源是他最為關注的領域之一。 二○○九年,浙江省啟動實施了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的「千人計畫」,畢業於澳洲LA TROBE大學工商管理專業並獲MBA碩士學位的林東擔任浙江省海外留學回國創業人員聯誼會的會長。在「海創會」,他在美國洛杉磯結識了南加州大學流體力學專家黃長征教授、美國新材料專家丁興者博士,LHD就是他們三人姓氏的英文首字母。 林東為LHD的潮流能發電項目前後投入了人民幣近二億元。他說:「我吃不了多少,也穿不了多少,就是對科技創新特別偏愛。即使最後失敗了,我也會去想試一試。」 如今看來,林東的潮流能發電機組無疑是一個巨大的成功,但成功的道路並不平坦,他經歷過許多不為外人所知的艱難辛酸和數個事關成敗的關鍵時刻。「每當我需要作出重要決定時,我的腦海中就浮現出浙商前輩的身影,他們大膽創新、敢為人先的精神總是激勵著我。」林東說。 項目建設初期,各方挑戰和嘲笑接踵而來。有人說他是騙子,也有專家認為:「一個做牛肉乾的來搞潮流能,還要做兆瓦級的發電機組,太不靠譜。」當時大陸實現的總裝機容量才只有零點一二兆瓦,而國際上最先進的英國國家實驗室研發的潮流能發電站裝機容量也僅為一點二兆瓦。一個民營企業家居然要跨界,還想超越世界一流水平,確實讓人覺得難以置信。 林東並不在意負面評價,但他的鬥志也隨之燃起。 二○一六年七月二十六日,林東終於等到了發電機組下海的這一天。由於海水流向多變,下海安裝的時間窗口只有兩個小時。七年的投入,成敗在此一刻。而在此之前,下海的整個方案已經過多次沙盤推演。命運似乎想對林東進行再一次的考驗——渦輪安裝接近尾聲,卻突然卡在五分之四處,下不去也上不來。這對林東來說,簡直是一記晴天霹靂。他當時滿腦子想的是:失敗了!該放棄嗎?雖說科學研究總會碰到挫折和失敗,可就卡在最後關頭,近二億投資眼看打水漂了,著實讓人心有不甘! 林東緊急召集團隊開會研討到半夜,紅著眼睛不斷分析所有的可能性。到了凌晨,他突然靈光一閃:「是不是因為錯誤估算了時間窗口?」他立即召集技術人員現場測量,測量的位置偏差與他估算的一分不差。 七月二十七日下午,發電機組提前兩個小時下海,順利安裝。林東充滿豪情、激動萬分,他拿著對講機大聲喊出:「我是總工程師,我命令,發電機組正式下海啟動!」 前一篇文章 聯想控股董事長 柳傳志 下一篇文章 中國大陸智聯招聘CEO 郭盛 洞察趨勢 商業新領袖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巾幗不讓鬚眉——辜嚴倬雲燦爛的一生2025.04.25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5吃蔬果補膳食纖維 助腸道代謝防發炎2025.04.2506【城市浮光】新山也有春天2025.04.2507蝙蝠倒掛睡覺有祕密2025.04.2508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9【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10【第十七屆 台積電 青年書法暨篆刻大賞】篆隸楷組參獎2025.04.2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科學家】張瑤 冒險向大海討科研樣本【九○後女機長】張世晴 女孩也能征服廣闊天空【汽車滾裝船員】王紅娟 人生只有一次 不妨大膽一些【愛心媽媽】陳玉文 為偏鄉兒撐起愛的天空【公益網紅】馬俊河 在網路上揪團植樹治沙【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劉家琨 40年扎根本土長成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