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零工經濟

 |2018.04.17
1506觀看次
字級

拜數位科技之賜,職場工作型態日益微型化,透過網路平台可以進行大量群眾外包,也可以進行創意徵求,使得工作時間彈性化。學者預估,零工經濟將成為下一世代職場主流。

暢銷書《零工經濟》(Gig Economy)作者黛安.穆卡伊(Diane Mulcahy)指出,若把職場世界看成光譜,一端是全職工作和職涯階梯,另一端是失業,則兩者間包羅萬象的替代工作,就是零工經濟。包括諮詢顧問、特約派遣、臨時工作、自由工作、自營事業、兼差副業,以及透過Upwork、TaskRabbit等平台的接案工作,例如Uber司機、Airbnb等,都屬零工經濟。

社會上,常見的外包契約工與顧問工作早就存在,不過,穆卡伊指出,零工經濟廣泛散播到中產階級與白領工作,並打進科技新創公司,為前所未見。美國自二○○五至二○一五年間,淨就業成長,都是來自替代工作安排,而非全職工作。這項統計顯示,零工經濟發展的速度非常快,令人震驚。

依麥肯錫顧問公司統計,美國目前約有四分之一的勞動力屬於參與零工經濟的大軍。對企業主來說,全職員工的雇用成本比獨立勞工高出三至四成,因此,化整為零外包,有相當的誘因。

《富比世》雜誌預估,再過二年,美國約有百分之四十三的勞動力將變成自由工作者,納入零工經濟。擁有多項專長的年輕人,透過網路平台,年輕人可以擁有一份以上的工作,增加收入來源。

日本企業的許多員工,往往一輩子只服務於一家公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在零工經濟時代,這樣的工作模式已經消失。美國汽車共享平台ZipCar創辦人蔡斯指出:「我父親一輩子做一份工作,我自己一輩子做六份工作,我的孩子會同時做六份工作。」簡短一句話,說明不同世代的職場變化。

零工經濟潮流下,年輕人未來應培養多項專才,享受工作的彈性化,同時擁有多項工作,創造較高的收入。紐約一名年輕人,大學畢業工作十年後,辭去顧問公司高薪全職工作,選擇參與零工經濟,接下短期的企業教育訓練與諮詢工作,另有一些彈性時間從事自己喜愛的音樂教育,兼顧工作與興趣,讓生活更自主與多元。

不過零工經濟也會帶來風險。由於現行法令趕不上趨勢變化的速度,許多數位媒合平台不負擔《勞基法》上的法定義務責任;而零工經濟者不屬於企業員工,沒有各種社會福利的保障,將來退休時,也沒有退休金。因此參與零工經濟者最好從年輕的時候開始就要定期儲蓄,進行個人理財,透過複利效果,讓小錢變大錢,將來正式退休時,才能無後顧之憂。

零工經濟者可以開創新的退休生活,不一定要工作到老才退休,在工作與退休之間可以有新的選擇,退休也不見得是工作生涯的結束。零工經濟是擋不住的潮流,不論喜不喜歡,都要提前做好準備,讓自己擁有多項專長,才能在零工經濟中成為贏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