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蕎麥麵婆婆用故事款待客人

文╱王曉鈴 |2018.04.15
2359觀看次
字級
蕎麥麵婆婆「カヨ將」活力十足,總是笑容滿面迎接客人。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許多都市人遠道而來,是為了追尋失落的鄉土滋味。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肚臍糰子過去是農忙之後享用的點心,帶有慰勞辛苦之意。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作者簡介 王曉鈴 艋舺人,資深記者,走過世界三十多個國家,造訪日本約五十回。過去喜歡探索沒去過的新奇地點,現在更愛深度 的舊地重遊。去過岩手縣六次,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過後為岩手寫的報導,曾被《岩手日報》引用作為鼓勵災民 的文章。著有《日本珍奇廟》。圖╱時報出版社提供

文╱王曉鈴

在岩手縣二戶一帶,宴客有個習慣,最後上桌的餐點絕對是蕎麥麵,即使客人有事要提早走,也一定請他等一等,「我先讓廚房煮你的麵,你吃了蕎麥麵再走吧!」

相反的,客人若看到主人家端出蕎麥麵,就知道「哦~~已經吃到最後了。」了解主人的意思,吃完之後頂多再多聊個兩句,就會識相地主動告辭了。

聽說曾有外地嫁來的新媳婦,不知道這規矩,看到早到的客人,怕他久等餓著了,便煮了蕎麥麵給他吃,早到客人雖不知道為什麼,但還是依照慣例,吃完蕎麥麵就走人。等到公公婆婆發現,客人已經走遠了,氣得大罵媳婦。

雖然同情小媳婦,但我還是笑出來了。這是我在二戶吃蕎麥麵時,可愛的蕎麥麵婆婆說給我聽的。

蕎麥麵婆婆名叫米田カヨ(Cayo),今年八十三歲,她遞名片給我時,笑嘻嘻地指著自己鼻子說,「叫我カヨ將」。

「カヨ將」在二戶鄉下經營一家蕎麥麵店「米田工房そばえ庵」,用自家種的蕎麥,手作蕎麥麵,搭配的蔬菜也都是自己種的。

「在這麼鄉下的地方,賣很尋常的蕎麥麵,會有人特地上門來吃嗎?」當我這樣想時,有一批客人上門了。

二戶種植蕎麥的農戶很多,包括「カヨ將」,有一次她跟村子媽媽們受邀到盛岡百貨公司參加物產展,發現都市人很喜歡直接來自農家的產品,「我們鄉下人覺得,自己種菜自己做飯自己吃,是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沒想到都市人覺得稀罕,還說:能吃到很幸福,以後可以到哪裡吃呢?」

創業 分享自製美味

於是「カヨ將」在六十五歲那年「創業」,開了蕎麥麵店,「我們鄉下人覺得蕎麥麵不是花錢買來的美食,因為家家戶戶都自己做,而且以前蕎麥是由雜糧商人定價,當我開店時,生平第一次發現可以自己決定價錢,覺得好有意思。」

「カヨ將」一邊說一邊擀麵,然後「咚咚咚」俐落地切好麵條,準備下鍋了。

她很樂意教學,不僅在店裡教,也四處去教,到小學教做點心,到中學教擀麵,到保健中心教做飯,是一位活力十足的長者。「我傳技術,也傳先人留下來的想法,我做麵給客人吃,也講故事給客人聽。」

店裡還有一種柳葉麵片,不用刀切,直接用指頭捏麵團成柳葉形狀,便下鍋水煮,「カヨ將」說,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從前二戶由南部藩統治,藩主認為,與其花時間做蕎麥麵,還不如多去做農務,不准農民在農忙時間做蕎麥麵,只有過節才可破例。農民平常想吃麵,就簡單地用手捏一捏麵片,丟下水煮,既不違反藩主規定,也能夠吃到麵,傳承下來就成了柳葉麵片,只有岩手縣北部才有這種吃法。」

「カヨ將」接著又說,「春天最早發芽,秋天最晚枯黃,颳風下雨也不怕,希望大家吃了柳葉麵片都能像柳葉一樣健健康康。」

蕎麥麵婆婆對每一位上門客人都笑咪咪地說故事款待他們,隔壁桌的客人們聽完之後,感動地說,「謝謝您,我們吃到了很好的故事。」其實這也是我很想講給「カヨ將」聽的話呢!

體驗課程

自己動手做肚臍糰子

米田工房そばえ庵推出體驗課程,遊客可親手製作道地的純蕎麥麵以及糰子湯。糰子湯是昔日農忙後大家一起享用的點心,過去稱作「辛苦了,糰子」,而南部方言「辛苦了」音近「肚臍」,所以又稱「肚臍糰子」。材料為雜糧磨成的粉,做成湯圓狀的丸子,再用手指頭上下壓平,用意是讓它煮起來快熟,而看起來確實也像凹進去的肚臍。

作者簡介王曉鈴

艋舺人,資深記者,走過世界三十多個國家,造訪日本約五十回。過去喜歡探索沒去過的新奇地點,現在更愛深度的舊地重遊。去過岩手縣六次,2011年311東日本大地震過後為岩手寫的報導,曾被《岩手日報》引用作為鼓勵災民的文章。著有《日本珍奇廟》。

(摘自《日本岩手,掌心上的奇蹟旅程──發現36個美景裡的感人故事,一起學會生命的堅強》,時報出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