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老發現1、20公分高的竹筍冒出來時,才意識到月分。(示意圖)
圖/123RF
圖/聯合文學出版
文/黃春明
那一天深夜,一場大雨不只是雨聲吵醒謝苦甘,屋子裡的幾個地方漏水,讓老人家心慌,手腳忙亂。家裡可以接水的容器:一個大鍋、一個以前煮餿水養豬的大鼎、一隻木頭的澡盆、手提桶,還有挑肥的尿桶、臉盆通通搬了出來,並且每個接水容器內底,也都鋪上抹布,或是舊內衣褲。老舊的房子,遇到這埸雨,確實讓他忙得頻頻喘氣。
他坐在八仙桌邊,盯著接水,想起兩年前忙得跟不上,今晚與之相比,他覺得慶幸多了。不過根本就不可能去睡覺。這樣挨到天亮,雨也停了。接水的容器,將水清理後,還是擺在原地,他想雨可能會再下。
謝老趁雨停,他屋前屋後看了一回,再輪到去看竹圍生籬。貼近屋後的一排生籬是長枝仔竹,他發現一、二十公分高的竹筍冒出來時,他才意識到月分,是三月:雨後春筍。他才高興一下,又陷入苦惱;高興的是豐收,苦惱的是無法挑到街上去賣。筍子半夜冒出來,農家一大早就得去砍收,過午後它又抽長,嫩肉都纖維化了。並且不只這幾天,這一陣子每天都會長。他想了一下:這也好,讓竹圍濃密。他這麼一想之後,就等於把事情解決了,一個晚上沒睡,他披了一件大衣,就地躺在躺椅上睡著了。
他眼睛才闔,一群人慌慌張張,叫他謝伯公。幾個人連叫帶搖,把他從躺椅扶坐起。「火燒厝了!趕緊起來。」謝老半睡半醒,心裡笑著,說這次的夢怎麼這麼清楚?這時候聽到身邊的叫嚷的同時,還聽到乒乒乓乓的撞擊聲,和聞到嗆鼻的煙霧。謝老已八分醒了:「我是在做夢嗎?」
「火燒厝了!灶腳著火了!」
「啊!我來去!」他說著動身想往裡去。身邊的人抓緊他。
「你不要去,我們有幾個人在裡面,把火打熄了,現在大概在清理。你暫時待在這裡就好。」謝老的心還是放不下,想掙脫去看。他們沒鬆手,有人大聲向裡頭叫:「你們弄好了沒?」
「差不多了,沒問題。」廚房那邊的回話,這邊抓緊老人家的手也鬆了。老人家馬上挺身跨步,年輕人緊跟在側,一進到廚房,煙霧未消,老人一吸氣,就嗆得彎腰勾頭,乾咳不停。他們把老人家從廚房的側門帶到外頭,有人輕輕拍著他的背部。在廚房救火的三個人也走出來,把當口罩的手帕拿下來,跟大家笑笑。
「謝伯公,你自己一個人住在山上,生火的事一定要小心。」
六名不速之客
謝苦甘明明已經驚醒過來,但這些完全不相識的人,開口閉口稱他謝伯公,又看到廚房著火的煙霧等等意想不到的情景,讓他又回到夢境似的,把他搞傻了。「我,我,我,」我了半天都講不出話來。
「你是不是在大灶,用鼎燒水?我們在竹圍口,還沒進到你家,我們就看到你家的灶腳有煙霧和火舌。我們衝進灶腳,看到你的大鼎燒到變火紅,還有掛在煙囪邊的東西都燒焦了。」他們說到這裡,謝苦甘總算醒過來。他說他記起來了;他把整晚沒睡,接屋子裡的漏水的情形說了一番。
「怪的是,我燒一鼎水想擦擦身軀的事,竟然忘了。」
「你運氣好!剛好碰到我們來。」一個像是帶頭的人說。
「你們是誰?怎麼知道我姓謝?」
「我們是從台北來的。我們是盛泰保險公司企畫部的人。……」
「什麼步?我怎麼都聽不懂?」
「這樣好嗎?我們有很多話要向你謝伯公請教。中午要吃的飯,有台鐵的火車便當,還有很多小點心和飲料,我們到屋子裡,剛才你睡覺的地方,我們坐下來好好講好嗎?」這位稍年長的人,對其他人吩咐了一下,年輕人就進去大廳,把八仙桌拉出來清理一下,再把帶來的食物擺好,把左右相對的位子留給謝伯公和帶頭的人。
坐在謝苦甘正對面,看來年紀較大的人,他站起來恭恭敬敬地遞了一張名片給謝老先生:
「謝伯公,這是我的名片,請多多指教。」
老人家的腦子裡有一個疑問;這些陌生人為什麼叫我謝伯公?他疑惑著。
「我們沒見過面吧?你們怎麼知道我姓謝,還叫我謝伯公?」
六個客人都笑起來。有人開玩笑地說:「我們都知道蔣總統,蔣總統不一定認識我們啊。」又是一陣笑聲;客人覺得好笑,主人更糊塗。
(摘自《山爺》,聯合文學出版)
作者簡介
黃春明
台灣宜蘭人。曾任小學教師、記者、廣告企畫、導演等職。近年專事寫作。曾獲吳三連文學獎、國家文藝獎、時報文學獎、總統文化獎等。現為《九彎十八拐》雜誌發行人、黃大魚兒童劇團團長。著有小說《看海的日子》、《兒子的大玩偶》、《莎喲娜啦.再見》、《放生》等;散文《等待一朵花的名字》、《九彎十八拐》、《大便老師》等;文學漫畫《王善壽與牛進》;童話繪本《小駝背》、《我是貓也》、《短鼻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