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促進高齡人力進入服務業

 |2018.04.03
1209觀看次
字級

陸美貿易大戰,將波及台灣產業,企業界提出強化服務業的因應策略。

據人力銀行調查顯示,較之製造業,服務業提供工作機會給中高齡者的意願明顯較高,因為服務業對體力的需求沒那麼高,且中高齡者所擁有的特質,如有耐心、熱忱、同理心、待人和氣等,都是服務業所需要的;年紀較長員工的忠誠度和穩定度比較高,流動率比較高的服務業非常需要。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的資料顯示,服務業產值占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重已近七成,因此能夠提供給中高齡者的工作機會也較多;而服務業的從業人員也逐年增加,目前國內就業人口有將近百分之六十在服務業,較十年前成長超過百分之二十五。目前比率仍低於南韓及日本的百分之七十,更低於美國的百分之八十,將中高齡者的勞動力引進服務業,是值得努力的方向;服務業可以創造的就業機會,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儘管社會對高齡者的既定印象是,年長者記憶不佳、體力轉弱,但這樣的成見隨著生活型態改變、健康意識的提升與醫療保健等技術進步,中高齡人口愈來愈重視保養與生活品質,加上終身學習益為普遍,中高齡人力在體力和專業續航力上,仍能維持很好的狀態。其實隨著年齡逐漸增長,中高齡者的職場經驗、價值益為提高;據台大心理系的研究,隨著年紀增加,情緒會愈趨於正向。這對繼續留在職場或是重新進入職場,特別是進入服務業,有很大的幫助。

因為服務業特別講究人際互動,中高齡者在這方面的表現往往更佳,如較高的EQ,耐性及同理心更強等;都使中高齡者在服務業能扮演更好的調和性角色,處理較為複雜而多變的人際課題。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在《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一書中指出,人的心態分為「成長心態」與「定型心態」兩類。前者隨環境的變化努力學習,從而發現並發揮自己的潛能;後者則認為能力天生注定,因此人生只能聽天由命。對中高齡族群來說,讓自己從「定型心態」轉變為「成長心態」,可以讓年齡所培養出來的特質成為工作時的優勢。

為提高中高齡者投入服務業的機會,政府應採取以下措施:一,盤點台灣中高齡人力分布態樣,並建立中高齡人才大數據及智慧人力平台,鼓勵中高齡人士把自己的專長或履歷放在此一平台上,有需求的單位也可透過平台尋找適當人力。

二,開拓適合中高齡的工作機會,如照顧服務產業、電話服務與行銷、居家服務員、保母、家事管理員、大樓管理員、病患服務及宅配服務。

三,希望促進中高齡者就業,如果政府能從政策、法制及市場機制等各面向,推出具創意且實際可行的中高齡人力運用方式,以此為主軸,透過各種經貿組織,推動國際高齡人力資源的合作與交流。

工業4.0的智慧生產,為運用中高齡人力資源,舖陳出一個可行性更寬闊的空間,如政府能在服務業適當運用中高齡者的人力資源,可藉由中高齡者豐沛的職場經驗與特質,為產業注入更多能量、帶動服務業的產業升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