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人間】發光體

文/黃漢龍 |2017.11.28
1359觀看次
字級

文/黃漢龍

跨年或演唱會的夜晚,人群聚集的場合,總是有點點火光隨著音樂旋律搖晃,帶著神祕、浪漫且溫馨的氣氛,令人陶醉。早年,人們使用的蠟燭,經常發生意外;於是由手電筒,改為發光棒,近年配合手機面板的手電筒功能,製造出相當壯麗的場面,若當晚天空清明,有著點點明亮的星星,更是充滿詭譎的氛圍。

科學讓「光」產生無可測度的進展,簡單的螢光棒,只是讓「過氧化氫(雙氧水)」溶在「苯基草酸酯」,即可產生的高能量而放光,溫柔而有趣;當人們了解當原子受外部能源激發,不斷分裂,不斷撞擊,產生其所釋放「光子」的能量後,「光」就出現了;也進一步發現將電流順向通到氮化物半導體的「量子阱」結構活性發光層,發明了發光二極體(簡稱LED),讓「光」變得更加絢爛而活潑,也將彩色世界給了多層次的「量化」美感。

科學家更從舊石器時代會發光的岩洞壁畫找到靈感,原來,顏料之所以有顏色,乃因為分子會吸收可見光;換另一個角度思考,顏料當然也可用來發出可見光;於是研發出不同顏色的螢光或磷光化合物,方便製作光電元件,讓電流通過時色彩像活起來般明明滅滅。如今,以整片發光的液晶面板出現了,電視變扁了,筆記電腦成為可能,平板電腦因應而生,可任意垂直、水平的手機螢幕產生了無限的遐想,人類為之瘋狂。

我倒思念起幼時鄉間,夏夜裡閃閃發光,到處飛舞的螢火蟲;喔!原來牠們身上所發出的光,也是發光細胞內有一種含磷的螢光素,在螢光素的催化下氧化,釋出的光啊!

螢火蟲和發光二極體、液晶面板同樣是屬「冷光」,卻沒有小小蠟燭羸細的燭芯閃爍著微弱光,所發出的熱度來得溫暖;而當太陽撥開黑暗,西邊漸漸泛白,陽光給了更強更亮的光和熱;此刻,我腦中閃出蘇東坡溫熱的眼神,他以一身的顛沛流離,唱著:「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而「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湧。」我深深嚮往經典的生命能量,如燈塔在潮水湧動的島嶼,靜靜地發著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