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高大且粗壯的老樹,總會出現在《莊子.逍遙遊》,被惠子認為「大而無用」的那棵「樗樹」,在莊子心目中卻可以種在「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就不怕被砍伐,且可由任我們徘徊或悠閒躺在樹下,逍遙自在。這棵樹在我心中不斷幻大,像隻龐大的手,一邊緊緊抓著大地,一邊牢牢握著天空,偶爾隨風甩動。圖/雨澤
文/黃漢龍
每次看到高大且粗壯的老樹,總會出現在《莊子.逍遙遊》,被惠子認為「大而無用」的那棵「樗樹」,在莊子心目中卻可以種在「無何有之鄉,廣莫之野」,就不怕被砍伐,且可由任我們徘徊或悠閒躺在樹下,逍遙自在。這棵樹在我心中不斷幻大,像隻龐大的手,一邊緊緊抓著大地,一邊牢牢握著天空,偶爾隨風甩動。
進而觀之,大地乃「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承載且孕育萬物的母親溫暖豐厚的手,具「含章」的美德。而宇宙,以天空名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如無形的手導引萬物不斷抽長,乃「嘉之會也」,完美的聚合。
我們是父母手與手互擁、呵護、拉拔的生命體,任天地滋養的雨露風霜,傳遞著亙古不變的親情溫度,我們可以少去「不夭斤斧,物無害者」的擔心驚恐,快樂平安成長;可是有多少人,將「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銘記於心?
常聞「站在巨人的肩膀」,我們無意享受前人的創造的恩澤;可是多少人懂得讓這些巍峨參天巨木般的知識,再創造、轉變成有益全人類的智慧,不斷傳承,不斷厚實,攀登另一高峰?近些年,中外許多自以為是的短視政客,吸飽「巨人」的汁液,卻否定「巨人」的存在,不斷抽沙灌泥,截斷主流,於是思想分歧,社會紛亂,有形與無形的戰爭不斷,「南山烈烈,飄風發發」令人憂心。我們需要懂得接納、懂得包容,學會謙恭面對巨人般的聖哲。
簡單,是一切開始,也是一切不變的定理;人與人之間的友情生發,莫不以此為根柢,才能如古樹根部和枝葉永固茂密。在政治、社會混濁下,魏晉間的竹林七賢避之,他們以詩詞歌賦,做為手與手的傳遞媒介,成了他們之間友誼的清澈水流,激起難得絕妙的聲音。
夫妻豈不也如此?「你們手牽手哦?」「為什麼不?」
台語稱太太為「牽手」,極寫意且傳神,也許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延伸吧?
每天晚餐後,總會和太太牽著手在高雄港碼頭岸邊散步,時間和家務全部鬆懈後,任海風輕拂,海面天光和岸邊燈光相漾襯,晃動間,迷離夢幻,手成了宇宙包容的大樹。
這棵樹就是種在我們手與手緊握的情愫,隨天地的綿延而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