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人力流失的警訊

 |2017.11.25
1500觀看次
字級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日前公布《二○一七年世界人才報告》,台灣在六十三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二十三,整體表現中前段;在類別指標統計方面,「人才準備度」進步到二十二名,但「吸引與留住人才」則呈現停滯狀態。顯示台灣培養人才的機制及人才的素質都不錯,但是整體環境對留才、攬才顯然不理想。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日前發布《二○一七年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行榜》,台灣以台灣科技大學排名第六十五表現最好,台灣大學排第一百二十二名。就亞洲而言,台灣鄰近國家或地區,有多所大學的表現都比台灣優異。如日本東京大學(全球排名第九)、香港科技大學(第十二)、北京大學(第十四)、新加坡國立大學(第十六)、東京工業大學(第十九)、印度科學理工學院(第二十九)、上海交通大學(第三十)、復旦大學(第三十八)、北京清華大學(第五十五)、京都大學(第六十三)。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與人力資源諮詢公司HR consultancy Emerging合作,對「如果在國際上招聘,會想聘用什麼學校的畢業生」為題,訪問跨國企業約六千名人資經理的意見,了解各國企業的雇主如果需要進行國際招聘時,在全球三十三個國家、一百五十所大學中,會雇用那些大學的畢業生,做成這分調查報告;可以研判各校畢業生搶手的程度。

IMD將人才報告指標分為「投資與發展人才」、「吸引與留住人才」及「人才準備度」三大類。台灣在培育人才方面的表現是中等程度,值得關切的問題是「留才」與「攬才」的能力不足。

台灣在「吸引及留住人才」的表現停滯不前,「人力外流」指標更退至四十七名,在全部接受調查的六十三個國家中,屬後段班,正呼應之前有多個國際媒體報導台灣人才外流問題嚴重,《時代》雜誌還以「台灣出現了人腦荒」來形容大量優秀人才被延攬至外國工作的窘境。

「攬才與留才」恐怕確實不是台灣企業的重點,IMD的調查顯示,在「攬才與留才在企業的優先順位」排第三十八名,可見台灣企業並不重視攬才與留才。這種對人才的輕忽,不但造成低薪困境難以突破,也進一步遏阻了人才的流入。

國家發展委員會自二○一五年起開辦「創業家簽證」,提供訪台創業者一年居留簽證。儘管每年開放高達兩千個名額,而至今只有八十幾人申請,核發的創業家簽證也僅有七十多張;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只有四十一人申請、三十三人通過,距離開放名額,落差太大了。

自己的人才留不住,眼睜睜看著楚才晉用的遺憾不斷上演;又不易吸引外來人才,形成台灣人才「淨流出」的局面,對經濟與社會發展形成不利的影響。

政府與企業應合作、共同面對並且解決這個問題,除行政院賴清德院長最近所說的,企業要參考周邊國家,訂定合理的薪資水準,才能留才與攬才;政府更要鬆綁有關簽證、人才留用的相關法令,提出稅賦減免或薪資補貼等的實際誘因,讓企業願意用較高的勞動成本延聘人才,才能讓更多優質人才願意落戶台灣,成為台灣的新生力軍。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