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為鼓勵全民參與太陽光電,行政院日昨公布「綠能屋頂,全民參與」方案,將編列六百億元補助民眾申設太陽光電,依序從家戶、社區、綠能城市、偏鄉部落、公民電廠、工業大戶等,期盼透過全民參與,提前於二○二○年達成發電量三百萬千瓦。但對於屋頂違建也能申請補助,立委質疑不妥,必須嚴肅看待。
自八一五大停電事件後,企業界對於未來可能發生的限電危機至為憂心,一來可能影響投資,二來也可能嚇跑外資,使國內原本投資低迷的現象更加惡化。為了彌補供電缺口,行政院決定大力發展綠電,號召全民參與,以提升再生能源發電占比,努力達成非核家園和加速落實減碳目標。據經濟部所提的方案,未來在自宅申設太陽能板,政府補助全額規畫費、建置費用的四成,偏鄉可達五成。
不過,對於違建屋頂申請太陽光電補助,值得商榷。立委賴士葆、盧秀燕質疑,如果違建戶接受補助安裝太陽能板,將來違建遭拆除,政府的補助形同浪費;其次,政府提供大筆預算補助違建戶申設太陽能板,形同以納稅人的錢去補助違建戶,以合法掩飾非法,並不合理。
台灣陽光充沛,日照量是歐洲國家的二倍,具有發展太陽光電的潛力,無奈都市裡多為高樓大廈,一般公寓民宅則違建充斥,再加上申設行政流程繁雜,不同機關要蓋一百多個章,民眾或非營利組織即使有心申請,也經常碰壁。多年來太陽光電的推廣阻力重重,太陽光電占發電比例極低,不到百分之一。
這次行政院長賴清德大手筆推出補助方案,鼓勵民眾申設太陽能,不僅提供經濟誘因,也強調要縮短申設流程在一個月以內,同時放寬連違建戶都可以申請,預期可以使太陽能發電占比大幅提高。而政府為了鼓勵申設太陽能板,連違建戶都開放,引發許多關心者的憂慮,除了合法性的疑慮之外,安全上也不能忽視。
太陽能板的申設,需要專業評估與輔導,政府或許可以委託專業非營利組織提供專業輔導,讓民眾有管道可以諮詢。有企業界人士質疑,違建搭蓋通常強度不足,在違建上搭蓋太陽能板,萬一颱風、地震發生,豈不更加危險?政府推出這樣的補助,民眾恐怕一窩蜂申設,若無配套,可能產生許多後遺症。
台灣去年太陽能產值達二千零四十九億元,其中,太陽能電池市占率達百分之十七點六,高居全球第二,可惜多年來台灣生產的太陽能各項設備以出口為主,國人安裝太陽能屋頂並不普遍,主因除了政策提供的誘因不足,申設過程繁複,一般民眾很容易被官僚卡關,澆熄原本的熱情。而台灣電網設計上以台電獨占為主,民眾或民間團體自家發電如何連上電網,也是一大問題。行政院鼓勵全民參與綠能,應提供周延配套措施與專業諮詢,避免補助遭濫用,尤其違建屋的申請,應從長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