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晚餐的對象不再僅限於家人,鄰居、朋友也可以共享拿手料理。台北市衛生局今年率先全國納管「搭伙網」,啟動「搭伙心食堂計畫」,專人協助檢視廚房環境衛生提供改善建議等,強化私人搭伙場所基本烹調的食安。
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王明理表示,目前「搭伙網」全台登記的開伙人達兩百多位,北市占了三成,共有五十六位固定開伙人,與三百二十五間老人共餐單位。
王明理說,截至今年八月底,北市衛生局已輔導二百多位開伙人,並走入二十位固定長期開伙人家中,進行廚房環境衛生輔導。結果發現,搭伙人準備的食材都很新鮮,但最常出現料理台問題,如積水太容易孳生細菌,作業中隨意擺放杯子、飲料等私人物品,也有可能會汙染食物。
課程帶入預防食品中毒事件發生的祕訣,如須特別注意餐飲衛生,食材應充分煮熟,便當應於製備起三小時內食用完畢,並遵守「清潔」、「迅速」、「加熱或冷藏」、「避免疏忽」四大原則,以確保食安。
黃世傑指出,北市十二個行政區皆有老人共餐活動,鼓勵長者走出家中,在共餐的歡樂氣氛下結交朋友、分享生活,更有助促進食欲和營養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