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苦味入心」,苦瓜等苦味食品多具解熱去暑、抗菌消炎、提神醒腦等作用,適量食用可清瀉心火。圖/123RF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今年5月5日時值立夏,為24節氣中的第7個節氣,代表夏季的開始。此一時節,氣溫逐漸升高,日照時間延長,萬物進入旺盛生長的階段。中醫認為,立夏屬陽氣漸盛時期,應注重「養心」,以適應季節變化,養生食療加運動,為自我保健之道。
中醫師鄭秉濠指出,立夏通常落在每年5月5日或6日,象徵著春季的結束和夏季的開始。此時,氣溫明顯升高,雷雨增多,植物生長迅速。中醫認為,夏季與心相應,心主血脈,主神志,因此立夏時節應注重養心,以防止心火過旺,導致健康出問題。
苦味食品 解暑熱減疲勞
立夏時節,人體容易出現以下不適症狀:1.心悸、失眠:由於氣溫升高,心火易亢,影響睡眠品質。2.口舌生瘡:心火上炎,導致口腔潰瘍等問題。3.疲倦乏力:氣溫變化影響脾胃功能,導致氣血不足。
鄭秉濠建議,立夏時節應注重養心安神,調節情緒,保持心情愉快,以適應季節變化。
中醫師莊可鈞表示,夏天在五行中屬「火」,對應的臟腑為「心」,炎熱的氣候加上現代人常熬夜,喜歡吃油炸、燒烤食物,容易出現「心火旺盛」情況,表現為口乾舌燥、口臭嘴破、咽乾咽痛、煩躁失眠。
中醫的四氣五味理論,認為「苦味入心」,適量食用苦味食物可清瀉心火。苦味食品多具有解熱去暑、抗菌消炎、提神醒腦、消除疲勞等作用。
苦味食物首推苦瓜,《本草綱目》記載:苦瓜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夏天吃苦瓜可以清熱消暑降火氣,建議可多喝搭配鳳梨燉煮成的苦瓜鳳梨湯,鳳梨味酸生津,可促進食欲,幫助消化,是夏天清熱降火的首選補湯。
打太極、按穴 提升抵抗力
莊可鈞中醫師分享,「薏仁」是健脾利溼的好食材,立夏食療可吃四神湯、綠豆湯,喝山楂薏仁麥冬茶,養脾胃及去溼消腫,減緩皮膚搔癢帶來的不適。
鄭秉濠中醫師建議,立夏養生可透過食療、壓穴、運動三面向,自我保健、養心安神。
1.食療:
「玫瑰蓮子茶」材料:玫瑰花3克、蓮子10克、紅棗3枚。作法:將蓮子提前浸泡1小時。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沸後轉小火煮20分鐘,即可飲用。功效:玫瑰花具有疏肝解鬱、活血化瘀的功效;蓮子可養心安神、健脾補腎;紅棗補氣養血。此茶飲有助調節情緒,改善睡眠品質。
2.壓穴:「內關穴」位於前臂內側,腕橫紋上兩寸,兩筋之間。用拇指按壓內關穴,力度適中,持續按壓1至2分鐘,每日2次。內關穴具有寧心安神、調節心律的作用,有助於緩解心悸、失眠等症狀。
3.運動:「太極拳」動作柔和緩慢,適合立夏時節進行,有助調節氣血,增強體質。每天早晨或傍晚練30分鐘,可達到強身健體效果。
立夏時節氣候變化明顯,應注重調節情緒,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透過飲用養生茶飲、穴位按摩和適當運動,可有效提升身體抵抗力,安然度過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