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秋停
「恭喜!恭喜!」
提出退休申請後同事紛紛向我道賀並投以羨慕眼神,生命過程中讓人賀喜的機會不多,沒想到竟包括這場合。
從職場退休代表某階段人生任務的完成,即便沒有偉大成就仍屬功德圓滿。退休前一學期最愉快,往昔難以忍受的人事已無所謂,反正以後無須再面對。退下工作舞台,遠離光采與煙硝,成為自己真正的主人,雖無陶潛志節,卻能領略擺脫違己之病的喜悅。
最後幾天背著揹包拎著午餐袋往赴上班路途,不自覺地心閒自在起來。其他同事仍留體制內,於大機器運轉中扮演一定角色。我提早退場,放掉長久建立起來的存在感。
再怎麼步步為營終須放下,退休為明顯分水嶺,河水流出狹仄山巖,流速減緩恣意形成寬廣沖積扇。往昔畢業後目標明顯,退休後的目標卻待自己擬定,可腳踏實地,亦可離地飛翔,有人說退休只是換個營地、有人將之視為中場休息時間。不論如何,退休是人生的重要關卡,如車行至轉運站,亦像舟子靠岸,如何展開下階段旅程,瀟灑俐落或難割捨各有不同。
同事L成天與雜誌、講義、測驗卷為伍,深陷數十多年自掘的教學洞穴,每本含帶潮霉氣味的書報、每篇用心詮解的文章皆帶有她的青春光彩,即便退休仍捨不得丟棄。那些陳年往事充實L的工作內容,一天天串組她的人生。習慣這樣的生活型態,帶點自虐式的付出,一邊抱怨卻也樂在其中,而屆齡在即,即將走下講台,離開學生的注視目光,日後鐘聲響起她無法再進教室,曾於課堂上傳誦的教材化成記憶中的一縷輕煙。
甫退休時如初離水澤的蛤蜊繼續吐沙,心底不斷回想著職場作息,想遠處的鐘聲依然響起,而我再也不必隨之起舞,心裡不由生出慶幸,卻也難免小小的失落。不必管秩序也無須趕進度,一日仍於想像中被分割成八堂課,上課莊嚴下課被嘈雜的青春包圍。嵌進生命裡的節奏一時無法擺脫,夢裡持續反映類似情境,甚至愈演愈烈。啊,那些曾與我有過交集或只是泛泛之交者皆入夢中,潛意識胡亂編輯,讓我重新省視那些人與事。
每天總要多次提醒自己,我退休了,如上岸行者頭仍暈眩著,過往波浪已成昔日風光被愈推愈遠。一份持久工作形成一條營養輸送帶,除供給生活養分,更建立起尊嚴。退休名正言順卸下職場職務,如將領士兵離開沙場,終結了榮耀與危險,亦似運動員走出田徑場或泳池,帶著此生記錄,無須再那樣拚命。
往事已矣,上岸後該如何站穩腳步,走出另番風景?退休是人生難得的閒逸時光,有絕對自主權決定要過得積極進取、輕鬆或懶散,拋開時間以及功利考量,任自己成為嗜睡貓熊或夜不闔眼的鷹梟。
從初始成長每階段總有不同任務將人往前推,長期被工作綑綁、走固定的路,退休將人自崁合緊密的齒輪卸下,從此解脫束縛。作家楊絳說:「人前半生在別人世界裡修行,後半生在自己世界裡自由。」離開職場,終於可以自主安排生活,勢必要好好的過。走過懵懂、勞碌,往後自當珍惜生命能量,過好每一天。行入山林,坐看雲起,隨興將閒書拿出來閱讀,遲來的愜意別有另番感受。
河道彎轉,水流沖擊岸邊,進入平地後視野理當更開闊。染髮劑勉強遮掩白髮,列車南來北往,有人上車有人下,志趣不同,選擇有別。南朝梁陶弘景三十六歲便提前退休過起隱居生活。梁武帝即位後派人請他出山。陶弘景畫了兩頭牛,一頭牛悠閒自在地吃草,另頭被人套著籠頭,牽著鼻子鞭打驅使,並在畫上寫下:「眼前流水自悠悠,歇臥偷閒戀綠疇。笑看金籠牽鼻去,等閒落得用鞭抽。」表明心志。
有人習慣忙碌,必須工作才有充實感;有人喜歡無事一身輕,寧願清貧度日。陸游年過半百自蜀歸鄉,深切領略山林趣味,曾言:「飽知山林樂,富貴何足換。」宋代豪放詞家辛棄疾於〈西江月‧示兒曹以家事付之〉將退休後的心境與閒適生活說得最透徹:「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遊、宜睡」、「管竹、管山、管水」,古人自廟堂自願或被迫隱退,歸隱江湖後心境憂樂,但看個人的抉擇與智慧。現代人離開職場後多無田園山林可棲,只能蟄居屋內,隔著鐵窗面對塵世,看似籠鳥檻猿心靈卻可遠飛,履現「心遠地自偏」的境界。
退休如重新拿到一張空白圖畫紙,可隨興圖畫,計畫遠颺或重現往昔印象。將自己擺放清閒空間,無任何須完成任務,躺臥飯店大床無意間便想起多年前於另一旅店的情景──類似的早餐氛圍,空乏的腸胃漸被填滿,等在外頭的是透明飽滿的陽光。那年於峇里島上翔飛藍天的彩虹風箏、澳洲草原上恣意奔跑的袋鼠,啊!平常被疲累壓在記憶箱底的歡喜,減壓後便一顆顆浮出。
水耕蔬菜生出新根撐起自己,退休後的生活與感受但憑自主,齊邦媛教授最為人稱道的,是退休後自行安排住進養生村,重新開始新的生活,並在規律的自我要求下,完成長篇巨著《巨流河》;有醫師離開醫院後自開診所,繼續診治病人;有人加入義工行列,至國小指揮交通,守護學童安全上下課;或者幫忙子女照顧稚兒,含飴弄孫安享天年……
個人依照現有條件安排最合宜的生活,人閒心自在了,便是理想的退休狀態。
鬧鐘停工,時針、分針不知休止於白天或黑夜?而個人的生物時鐘正在形成,滴滴答答進行專屬自己的另種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