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yapei
文/山羊
你一定有機會用到密碼,但可能不知道今天5月1日的日子,再說得精確一點,每年5月第一個星期四,是「世界密碼日」(World Password Day)。
小明說,老師曾告訴他們,有人不喜歡動腦筋,就選「123456」這類簡單的密碼。這正是全世界最多人使用的密碼,但不用一秒就會被駭客破解。
阿嬤就問他:「那你的電子郵件信箱是用什麼密碼呢?」
「20160329,我的生日。」
「哈哈,那跟123456差不多,一樣不安全。」
說到這裡,你應該馬上能明白,「世界密碼日」就是一個專注於提高網絡安全意識的日子,藉此呼籲大家在網路盛行的今日,強化自己網路密碼安全的重要性,因為密碼的使用與管理,跟保護自己與工作相關的數位資源息息相關。
用弱密碼 輕易破解
其實,密碼歷史相當悠久。在古羅馬時代,人們就會使用「口令」等暗碼來確保軍事安全。
196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中心,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引介及採用電腦密碼的單位。有趣的是,由於用戶之間共享密碼,系統很快就被駭客侵入。
2005年,一位名叫柏奈特(Mark Burnett)的安全研究員建議,每個人都應該設有自己的「密碼日」,定期在那一天更改密碼。這個想法促使英特爾公司創設了一個全球性的「世界密碼日」,並於2013年首次舉辦慶祝活動。
根據調查,全球大約有60%的人使用重複的密碼,加上很多人都有使用「弱密碼」(weak password),且一個密碼用到底的習慣,因此很容易被破解。
何謂弱密碼?像「123456」、「password」、「qwerty」、「abc123」、「11111」等非常簡單且易猜測,不用一秒就會被破解的密碼就是。它們的強度遠不及安全標準,是駭客首選目標。
其他如家庭成員姓名、生日、電話號碼、寵物姓名、常見的字典單詞與街道名稱等,也都被視為弱密碼。利用強大計算能力在幾秒內就能破解的駭客,可是不會把這麼簡單的密碼放在眼裡的。
強化密碼 增加安全
那應該如何強化密碼呢?
專家建議,強密碼(strong password)應該「夠長夠複雜」,至少包含12個字元以上,愈長愈安全,並結合大、小寫字母、數字與特殊符號,如 @、#、$、%、!等。
有了強密碼後,還要注意密碼的「多樣性」,即不同帳號、網站或平台,要使用不同密碼,避免單一密碼,導致只要一個網站密碼被破解,駭客就可嘗試用它來入侵其他帳戶。
為減少記憶多組密碼的負擔,你可以考慮使用「密碼管理工具」,既可自動生成強密碼,也能幫你輕鬆管理及安全儲存多個帳戶密碼。
進一步維護密碼的安全還包括:
定期更換密碼:每3~6個月更新一次重要帳戶的密碼,可降低長期使用相同密碼而被破解的風險。
啟用雙重驗證:除密碼外,還需要額外的驗證(如手機簡訊的一次性密碼、指紋識別或其他形式的驗證)來加強帳戶安全。
避免在公共Wi-Fi下登錄:因為在不安全場所使用公共Wi-Fi輸入私人帳號密碼,駭客可能利用公共網絡進行數據截取,竊取你登入的個人資訊。
小心釣魚攻擊:不要隨意點擊不明連結或下載不明附件,以免落入釣魚攻擊的陷阱。對可疑電子郵件或電話也要提高警覺。
於是,阿嬤跟小明都決定利用今天「世界密碼日」來設計與更改自己多年不變的密碼,並養成良好的密碼習慣,保障自己的數位資產,避免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