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教成語】(63)

星雲大師 |2017.08.31
2067觀看次
字級
山西平遙古城。平遙擁有二千七百餘年歷史,曾是清代晚期的金融中心,並有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格局。古城以南大街為中軸線,城東有城隍廟,城西有平遙縣署,城左立文廟、城右立武廟,東道觀西佛寺,對稱布局。圖/新華社
古城內的雙林寺有二千餘尊佛菩薩彩塑像,栩栩如生。 圖/資料照片

苦中作樂安貧樂道
苦海茫茫難以出離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計量分別要能權衡
重重無盡華藏世界
重整旗鼓東山再起
陌路相逢或有轉機
降龍伏虎本領高強

權衡
文/星雲大師

做人要明辨善惡、分別是非、知道好壞、權衡得失,無論什麼事,沒有加以審思、明辨、了解、權衡,就會有差錯;凡事能夠權衡一番,探討個究竟,自有百利而無一害。
當然,所謂「權衡損益,斟酌濃淡」,這是因為世間法沒有絕對的利弊、好壞,所以只能「兩權相害取其輕」。但是出世間法的因果、真理,則是無法權衡的,只能擺在第一位,所以本文所講的「權衡」之道,只是就世間法的一些常識略論之。
一、權衡輕重:事有輕重緩急,不能不加以權衡。每天早晨忙著送兒女上學,自己的父母在病榻上呻吟,卻無暇顧及。送兒女上學重要,還是送父母就醫重要呢?這就需要權衡一番了。今天有重要客人來訪,因為自己要上街購物,不能在家裡恭候客人到來。上街購物重要,還是客人來訪重要呢?對於事情的先後、輕重,也應該權衡一番。父母準備了豐盛的晚餐,希望全家團聚,可是兒女說他和同學約好聚餐,所謂「順了姑意,逆了嫂意」,你如何權衡呢?一些家庭裡婆媳不和,大都是媳婦以丈夫為重,以婆婆為輕,因為輕重沒有權衡好,所以會產生不良的後果。
二、權衡是非:世界上,有人的地方就有「是非」。明明見到了,他說沒有;沒有見到,他說見過了。「是」的,他說「非」;「非」的,他說「是」。捏造是非,傳播是非,繪聲繪影,像是煞有介事,於是一些不明就裡的人聽到這些是非,不免為是非所迷惑。是非說多了,就變成真理。有人說:「曾子殺人」,曾子的母親絕對不信。當第二次有人來說:「曾子殺人」,母親仍然不信。但是第三人再來傳播這種訊息時,連對兒子最為信賴的母親,也不禁動搖了信心,問道:「在哪裡殺人?」是非謠言就是這麼可怕,如果沒有判斷、權衡是非的能力,本來是「一架」飛機轟炸重慶,第二個人說就是「十一架」,到了第三個人就被說成「九十一架」。所以對於是非,必須懂得權衡判斷,才不會被人牽著鼻子走。
三、權衡利弊:人出生到世間上來,有個人的「別業」,也有與大眾的「共業」關係。家人的共業、社會的共業、整個人類的共業,所謂「共業」,就是說明人與人之間,彼此不會沒有關係。我說一句話,做一件事,都與別人有關係,因此我就不能不權衡我的話,對人是有害、無害?我的一件事,對人是有利、無利?懂得權衡利弊,才不致於讓我們的言行失之偏頗。
四、權衡好壞:世間事都有好壞、善惡,如果不加以分辨、權衡,以善為惡,以惡為善,以好為壞,以壞為好,這就是對事情判斷不清,不能明白權衡之道。一件事情,前因後果,來龍去脈,都能洞察、明辨,才能還原事情的真相,才能對好壞善惡有所權衡,而不致於糊塗從事,所以懂得權衡之道,才有明智之舉。

──摘自《人間萬事》第五冊 p.401


【成語典故】

●苦中作樂
1.在困苦環境中,自尋歡樂。
2.意指欲為苦本,眾生不知棄捨,更復追求,日夜煎迫,身心苦惱。眾生從迷入迷,無常計常,不淨計淨,妄生樂想。又「苦中生樂」、「苦中求樂」、「苦中執樂」。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十七:「內心中有種種禪定妙樂,而不知求,乃在外法不淨,苦中求樂。」

●苦海茫茫
1.比喻苦難無窮無盡。
2.意指眾生輪迴六道,備受無量痛苦,猶如沉沒大海,難以出離。又作「茫茫苦海」。

唐‧圭峰宗密禪師《圓覺經道場修證儀》卷十六:「我等眾生無福力,致使如來速涅槃。哀哉痛哉慧日沉,茫茫苦海長冥暗。」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
1.比喻一個人造的罪惡雖重,只要肯悔改,便有出路。
2.意指眾生輪迴六道,備受無量痛苦,猶如沉沒大海,難以出離。若能截斷愛流,即可超昇彼岸,解脫輪迴之苦。

宋‧朱熹《朱子語類》卷五十九:「知得心放,此心便在這裏,更何用求?適見道人題壁云:『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說得極好。」

●降龍伏虎
1.比喻本領高強,能克服重大困難或惡勢力。
2.意指道行高。

宋‧昭覺克勤禪師《碧巖錄》卷八:「古人學道,養到這裏,謂之無功之功。與嬰兒一般,雖有眼耳鼻舌身意,而不能分別六塵,蓋無功用也。既到這般田地,便乃降龍伏虎,坐脫立亡。」

以上【成語典故】部份轉引自「佛典妙供」網站http://www.sutrapearls.org/
謹在此感謝觀世心居士惠予提供參照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