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杜憲昌台北報導】為更強化台灣高教競爭力,教育部研擬「玉山計畫」,預計每年度將投入最高五十六億元高教預算,以延攬及留任國內外頂尖學術與科技人才。教育部長潘文忠表示,未來「玉山學者」除教授約一百五十萬的本薪之外,最高還可以支領五百萬的「加給」,等於六百五十萬元年薪,相比亞洲臨近國家,對於台灣在爭取國內外優秀人才將會更具有競爭力。
面對各國人才競爭激烈,行政院長林全上個月在行政院會中特別提醒教育部,應該針對國內人才的留任與國際人才的延攬,研議更具可行性的作法;教育部也隨即研擬「玉山計畫」,並將於近期把草案正式提報行政院,預定在二○一八年一月可以全面實施。
「玉山計畫」內容包含「玉山學者」、「高教深耕計畫彈性薪資」、「教授學術研究加給提高百分之十」等三個方案,其中「玉山學者」方面,包括國際與國內頂尖人才,未來經審議通過,每人每年除每月薪資外,另可支領最高五百萬元,並可一次核可三年。而「玉山學者」推動方式則將比照目前學術獎及國家講座審查模式,由教育部或跨部會組成審查委員會,並依不同學術領域進行審議。
潘文忠表示,相比鄰近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年薪分別約三百七十二萬到六百一十一萬、三百六十八萬到五百零六萬,副教授兩百三十九萬到四百五十二萬、兩百五十三萬到四百三十七萬、助理教授一百五十九萬到三百一十九萬、兩百零七萬到三百九十一萬,「玉山學者」最高可領到六百五十萬,在薪資方面是相當具有競爭優勢。而「玉山學者」也不僅限於教授,未來包括在國外學術單位有三年資歷、教學與學術研究有所表現的年輕專任教師和研究員,只要學校推薦提報並經委員會審議通過,也都適用。
「高教深耕計畫彈性薪資」則擬定,於高教深耕計畫中獲國際競爭及研究中心之學校,得以支用補助款經費百分之二十,而未獲國際競爭及研究中心之學校得支用補助款經費則為百分之五,以為各校增聘年輕教學及研究人員、鼓勵充實師資陣容。預估總經費共二十億元,至於相關給付規定授權則學校自訂,但須報部備查。
至於「教授學術研究加給提高百分之十」部分,則將調增「教授」級學術研究加給由現行五萬四千四百五十元調整為五萬九千八百九十五元;公立大學校院教授每月實質所得由十萬七千五百二十五元調整為十一萬兩千九百七十元,每月增加五千四百四十五元,調整幅度約百分之五,擴大教授與其他職級教師間之學術研究加給差距,藉此留任大專校院教授。
對此,高教工會辦公室主任陳書涵表示,加薪僅限於少數人,台灣更多學者是學術費、年終被砍,甚至工作難保,玉山計畫恐怕難改變整體教育現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