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一筆字佛教詩偈(6)-2 星雲大師 |2017.07.11 語音朗讀 159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杭州靈隱寺,又名雲林禪寺,位於西湖西北面,在飛來峰與北高峰之間靈隱山麓中,是大陸最早的佛教寺院和十大古剎之一。靈隱寺創建於東晉年間,距今已有1670多年歷史。印度僧人慧理來到中國傳教,後因此處景色奇幽,以為是「仙靈所隱」,就在當地建立寺院,取名為「靈隱」。圖/資料照片 寺內紀念靈隱寺開山的「理公塔」。 快皈投佛陀座下 二之二 秋雨梧桐葉落時候, 年華似水悠悠! 百草枯萎花卉凋零, 萬億有情滿哀愁! 昔日英豪黃土一坯, 百年空辛苦, 細想親朋骨肉分離, 睹音容而今何在? 四野晚風切切! 悲音動塵沙! 我們要求生命久長, 快皈投佛陀座下。 ──民國‧星雲 人要活多少歲? 文/星雲大師 人要活多少歲!一百二十歲好嗎?假如你活到一百二十歲,你那一百歲的兒子可能已經先你過往了,甚至八十歲的孫子也快要死了,所謂「白髮人送黑髮人」,你覺得這樣的人生很好過嗎? 一百二十歲,走路走不動,吃東西沒有牙齒,也咬不動,甚至眼睛也看不到了,你會很快樂嗎?所以,高壽不是人生的意義! 一百二十歲的人生沒有意義,假如減少一半,活六十歲,好不好?六十歲的人生,正是事業有成,兒孫滿堂,前面的人生都非常辛苦,到了六十歲,正是享受人生的階段就結束了,實在太可惜。 人生究竟要活多少歲?這是很難一概而論的。你對人間社會沒有貢獻,自己也活得不很快樂,給你活二百歲、三百歲,又有什麼意義呢?假如人生活得很自在、很歡喜,對國家社會都很有貢獻、很有意義,活長活短,都會給人懷念。所以,人生究竟活多少歲,也就不會太計較了。 日本有一對姊妹,叫做金婆婆、銀婆婆,她們都活了一百多歲;名字叫金叫銀,生活的意義不知道是否像金像銀? 顏回、僧肇,都活了三十一歲,歷史、後人都一直歌頌他們對人間的影響,可以說他們的生命不但活得很久,而且活在人們的心中。 自古以來紅顏薄命,多少的美女,在青春貌美的時候香消玉殞;多少的才俊之士,正當青春花開的時候,一場意外,結束了生命。 人生究竟要活多久?不要只從時間上的壽命來看,應該要從你事業上的壽命有多久?言論上的壽命有多久?功德上的壽命有多久?道德上的壽命有多久?信仰上的壽命有多久來看。 壽命不只是以時間來計算的,真正壽命的價值,是以對人間的貢獻而來計算。歷史上的人物,鄭成功活了三十八歲,岳飛活了三十九歲,耶穌活了三十六歲,秦始皇活了四十九歲,唐太宗和諸葛亮也都活了五十三歲,孫中山活了六十歲,穆罕默德活了六十二歲,阿難尊者、趙州禪師、虛雲和尚都活了一百二十歲。 從這些歷史上的人物來看,人生活多少歲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於肉體之外,你的慈悲、功德,你的語言、事業,你有多少價值上的壽命,那是非常重要的。 ──摘自《迷悟之間》第五冊 p.220 【生活佛法】 ●我們應該如何把握短暫的時間,去創造永恆的生命呢?佛教認為證悟法身,生命即能永遠存在。因為法身盡一切時,遍一切處,無時無處不在。如佛陀雖然已於二千五百多年前進入涅槃,但是,他的生命卻留在無盡的時間,遍布在無限的空間裡。時至今日,大家仍然繼承著他的生命,並且不斷地在發揮著,這就是生命的永恆。 ●生命的價值就是「愛」,生命的意義就是「惜」。有愛,就有生命;有愛,就有生機;有愛,就有存在;有愛,就有延續。生命不是出生以後才有,也不是死亡就算結束;生命是無始無終,生命是無內無外。生命是活力,是活用,是活動;生命要用活動、活力、活用來跟大家建立相互的關係。例如:雨水灌溉樹木叢林,樹木叢林也能保護水分;人吃了萬物後排泄成肥料,肥料又再成為萬物的養分。生命是相互的,是因緣的;想獨存,想個己,那就沒有生命了! ●在充滿缺陷而不圓滿的人間,我們應該尋求精神世界的圓滿、悟道世界的圓滿、信仰世界的圓滿,例如:認分就是圓滿,知足就是圓滿,接受就是圓滿,包容就是圓滿。乃至現在講究同體共生、尊重包容、互助友愛、共享共榮,都有助於人生的圓滿。甚至學習佛陀的「自覺覺他、自度度人、自他兩利」,都是圓滿。 ●過去一般人學佛,都是希望能「了生脫死」。所謂「了生脫死」,能夠透視人生的真相,了解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當下活得自在,這就是「了生」;能夠認識死亡後的世界,對未來充滿信心與希望而無懼於生死、超越生死,這就是「脫死」。若能進一步幫助別人認清生死實相,同樣解脫自在,就叫做「自覺覺他」,就是大乘菩薩道的實踐,也是人道的完成。 ──節錄自星雲大師著《人間佛教語錄》中冊,〈生命觀〉 前一篇文章 星雲一筆字佛教詩偈(6)-1 下一篇文章 星雲一筆字佛教詩偈(7) 熱門新聞 01陸宣布 啟用W121銜接航線2025.07.0702佛光山攜手多倫多大學 合作推廣人間佛教2025.07.08036年新低 前5月建物抵押棟數 年減24%2025.07.0804【遊藝筆記】 香魂莫逐冷風散 (上) 2025.07.08052幼熊越獄 嗑光一周存量蜂蜜2025.07.0906南屏別院三皈五戒 體現信仰傳承2025.07.0707丹娜絲襲台 13縣市停班課2025.07.0708【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9屏東.車城 山海交織溫泉鄉 歷史文化情悠揚2025.07.0710【論愛談情】愛與界線2025.07.0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佛教管理學②】佛法的管理法④【佛教管理學②】 佛法的管理法③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 4-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4-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 4-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佛教與青年─參加佛學夏令營的意義 4-1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