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 兩岸合作建立「華人自主社會科學」

執筆人:黃光國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2017.06.21
1285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黃光國台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今年六月十五至十八日,我和高雄師範大學的夏允中教授到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參加由中國科學院和美國富勒心理研究所(Fuller school of psychology)三方合辦的「第十一屆中美宗教及心理學研討會」。這項研討會由富勒心理研究所的杜艾文教授(Prof. Alvin Dueck)所發起,藉由特拉維斯研究院(Travis Research Institute)提供的資金贊助,在大陸各地區進行了將近二十項的研究計畫,每年召開一次研討會,由主持計畫的教授帶領參與計畫的研究生,一起報告研究成果。我則是以客座專家的身份,從三年前開始年年應邀參加這項研討會。

杜艾文教授有非常強烈的文化意識,他的著作《和平心理學》(Peaceable Psychology)主張:西方的心理治療只是基督教文化中的產品,非西方國家不應當將這種「基督教的治療」(Cristian Therapy)視為理所當然的萬靈丹。他推薦的另一本書《像我們一樣瘋狂》(Crazy Like Us),則很清楚地析論:西方藥商如何透過他們對於學術界的操控,將西方國家對心理疾病的整套知識、診療標準和治療技術輸出到非西方國家,藉以推銷他們的藥品和醫療設備。

以往我數次應邀參加這項研討會,看到大陸學術界所從事的「宗教心理學」研究,大多是套用西方「宗教心理學」的理論、研究工具和統計方法,收集量化資料。有些人較有文化自覺,改用深入訪談的方法,收集質化資料;但是因為缺乏源自本土文化的理論,收集到的資料,仍然很難做合理的解釋。

這種現象跟三十年前我們在台灣,推動本土化心理學運動初期的經驗其實是很相像的。因此,杜艾文教授這次在邀請我參加這次研討會時,我主動要求將我報告的時間由三十分鐘延長為三個小時,在十四日先舉辦一場「會前會」,根據我去年出版的《盡己與天良:破解韋伯的迷陣》一書,援用社會學大師韋伯(Max Weber, 1864—1920)的一本著作名稱,作了一場演講,題為「反思中國宗教:儒教與佛教」,說明我們如何用「文化系統」的策略,建構「含攝文化的理論」,來研究儒家文化傳統;以及台灣的人間佛教如何成為支撐儒家倫理與道德的重要力量。

坦白說,要在短短三個小時之內說清楚我們分析「文化系統」的策略,幾乎是件「不可能的任務」。在隨後兩天的研討會中,針對每一研究計畫做過熱烈討論之後,夏允中教授在第三天早上,報告「以中華文化作為基礎建構心理學理論:邁向自主社會科學」,介紹我們的研究團隊在台灣每月定期舉辦讀書會,成員由最初三十餘人增加到現在登記的四百多人;並將研究成果投到一個稱為《心理學前沿》(Frontiers In Psychology)的國際電子期刊,向全世界徵得十七篇論文,經過嚴格評審後,登出十一篇,即將出版一本電子書,稱為《東亞哲學與心理學:邁向修養心理學》。

如果大陸學術界能夠台灣合作,吸收台灣發展本土心理學的經驗,則兩岸要達成建立華人自主社會科學的目標,最少可以節省十年以上的時間。在兩岸政治關係混沌不明的今日,我希望兩岸之間的學術合作,能夠為華人文化的未來投入一道曙光。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