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院議長強生(中)2日在《大而美法案》通過程序性投票後走出議場,這項法案仍待進行最終表決。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眾議院2日晚間針對總統川普《大而美法案》進行程序性表決,一度有5名共和黨人倒戈,歷經數小時終於在3日天亮之前,以219票贊成、213票反對,推進川普的減稅與削減開支法案,如今進入最後一輪辯論階段,當地3日進行最終投票,力拚7月4日之前把法案送交川普。
美聯社報導,參議院1日以51:50的一票之差通過這項法案,但在這之後,眾院的程序性投票出現不尋常的停滯。其實部分共和黨人對於法案支出過高感到失望、部分的人認為醫療補助削減過多,川普為此親自與議員見面溝通。
在2日晚間開始的程序投票之中,一度有5名共和黨人反對法案、8人拒絕投票,但共和黨最多只能承受3名黨員倒戈,眾院議長強生試著說服這些人。面對眾院程序表決持續數小時的狀況,未能推進至後續的辯論與正式投票,川普透過自家社群平台真實社群(Truth Social)發文稱,「共和黨人是在等什麼?你們到底想證明什麼?」
直到當地3日凌晨,眾院議長強生宣布已獲得足夠票數,為接下來的辯論與最終正式投票清除障礙。
219:213 先通過程序性投票
整場程序表決歷時近6小時,以219票贊成、213票反對推進法案。其中全數民主黨人都投下反對票,共和黨只有賓州眾議員菲茨派翠克(Brian Fitzpatrick)倒戈投反對票。
川普提出的《大而美法案》,即將在眾院闖過最後一關,這也是川普第2任期的第一個立法。這意味一直為通過此案大力向共和黨施壓的川普,即將立下重大立法里程碑並獲一大政治勝利。通過《大而美法案》,將為川普實現許多競選諾言提供資金。
《大而美法案》是川普兌現競選承諾的一環,其中包括個人和企業減稅、挹注巨資加強移民管制、增加國防開銷和鼓勵使用化石燃料,改革健保與社福計畫,並強調圍繞「美國優先」的核心政策。
這項法案的數額龐大,卻並非人人都覺得「美麗」;昆尼別克大學6月中旬所做的民調顯示,53%的美國受訪者支持該法案,27%的人反對,其他人不表態,而其中只有66%的共和黨選民支持該法案。另外,《大而美法案》可能在國民的健康與社會計畫方面造成重大改變。
法案將使1700萬人失去醫保
無黨派組織「國會預算處」(Congressional Budget Office,CBO)指出,該法案的新規定可能導致數百萬人在2034年失去醫療保險,而醫療相關經費已被削減逾1兆元。
喬治城大學無黨派研究中心「兒童與家庭中心」資深研究員伊麗莎白‧萊特‧布拉克(Elisabeth Wright Burak)表示,「約有1700萬人將失去(醫療)保險,即使有某種稅收或其他福利,但若失去健康保險或糧食券,將會對原本受惠對象造成嚴重影響」。
這也可能衝擊川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支持者,包括過去十年來轉而力挺他的勞工階級選民。
許多醫療改革基於川普認為美國公共衛生基礎建設存在大規模的「詐欺和濫用」情事而改善,但許多專家以減重觀念比喻,政府嘗試削減白卡中的「脂肪」,其實是在消耗「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