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籍聯邦眾議院議長強生3日在《大而美法案》表決通過後,敲下議事槌。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推動川普政府多項政策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3日在美國聯邦眾議院闖關,雖然眾院少數黨領袖傑佛瑞斯發言超過8小時來拖延投票,但最後仍以218比214票成功在美國國慶日前把法案送出眾院,美國總統川普將於4日簽署法案,他在愛荷華州一場造勢大會向歡呼的支持者宣稱,取得「非凡勝利」。
川普政府力推包含減稅、減開支、大增遞解移民經費的《大而美法案》,本周爭取在國慶日周末前過關。《大而美法案》最具爭議的地方是,預計刪減醫療補助及補充營養援助計畫(SNAP)的經費,也預料在接下來的10年裡為國家增加3.3兆美元(約新台幣97兆元)的債務;該法案也提高5兆美元(約新台幣148兆元)的聯邦政府債務天花板。
美國聯邦參議院1日歷經逾24小時不間斷開會,最後由副總統范斯投下關鍵票,以1票之差將《大而美法案》送出參院,法案接著進入眾院,針對參院修正的內容投票;由於《大而美法案》在5月僅多出1票在眾院過關,外界預期法案二度在眾院投票勢必也面臨挑戰。
少數黨領袖 拖延戰術無效
共和黨籍眾議院議長強生原本計畫最快2日在眾院投票,但礙於氣候因素,多位眾議員未能及時趕回華府,同時部分共和黨議員也對修改後的法案內容持保留態度,共和黨必須在最後一刻爭取足夠的支持,才能讓法案過關。
經過數小時的延遲,強生成功說服持反對意見的議員,讓眾院在3日凌晨完成程序投票,讓法案進入最後投票前的辯論;由於各黨領袖傳統上可不限時間發言,傑佛瑞斯於3日凌晨5時左右上台展開馬拉松式發言,總發言時間逾8小時,打破眾院發言時間紀錄,把投票時程拖入3日下午。
眾議院隨後開始針對《大而美法案》投票;雖然共和黨議員最後有2人跑票,但法案還是以218比214的票數過關,讓共和黨成功在國慶日前通過法案。
強生表示,川普政府花費很長的時間說服持反對意見的議員,甚至由川普親自為他們回答問題;強生表示,他認為法案將為美國人民帶來很大的助益,增加民眾的收入、降低失業率等,將複製川普總統第一任期的景況。
大砍福利 多數美國人不挺
但川普仍面臨一連串挑戰,第一項就是要向美國大眾解釋這項法案的好處;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美國人非常不喜歡這項法案,因為它大幅刪減福利,還為富人減稅。
由於《大而美法案》會影響廣泛產業,因此得利的贏家,包括化石燃料業者、晶片製造商、電信與太空產業及富豪;輸家則涵蓋再生能源、電動車、人工智慧(AI)科技業者及低所得民眾。
至於對台商及個人影響,資誠美國業務負責人蘇宥人分析,稅改法案對台灣企業在美投資、設廠、研發及參與新興產業提供多項稅務優惠,有助於降低成本、提升競爭力;而擁有美國籍、稅務居民身分的台灣人,也無須擔心自2026年起美國稅負會顯著增加,甚至有新增的節稅措施可善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