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是全世界最乾旱荒蕪的國家之一,由於長年酷熱少雨,阿卡巴港口周圍的灌木林地區,看上去不可能種得出黃瓜。
不過,一家挪威企業正在當地打造一座占地20公頃的農業生產基地,預計將種植各類蔬菜,重點是完全依賴太陽能發電,而且不會浪費任何一滴水。圖/網路
約旦是全世界最乾旱荒蕪的國家之一,由於長年酷熱少雨,阿卡巴港口周圍的灌木林地區,看上去不可能種得出黃瓜。
不過,一家挪威企業正在當地打造一座占地20公頃的農業生產基地,預計將種植各類蔬菜,重點是完全依賴太陽能發電,而且不會浪費任何一滴水。圖/網路
約旦是全世界最乾旱荒蕪的國家之一,由於長年酷熱少雨,阿卡巴港口周圍的灌木林地區,看上去不可能種得出黃瓜。
不過,一家挪威企業正在當地打造一座占地20公頃的農業生產基地,預計將種植各類蔬菜,重點是完全依賴太陽能發電,而且不會浪費任何一滴水。
負責這個計畫的撒哈拉森林計畫(Sahara Forest Project, SFP)主管豪格說:「我們會善用現有的充分資源—陽光、二氧化碳、海水與沙漠,生產出迫切需要的糧食、水與電力。」
豪格指出,世界人口預估在2050年增至90億人,如何利用眼前的豐富資源,生產人類所需,又不至於損害環境或加速氣候暖化,將是全球糧食供應的關鍵因素。
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資料,至2050年左右,全球糧食產量需較目前增加6成,才能滿足所有人類所需。目前農業消耗全球淡水量的7成;在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中,食品業的比率超過2成,食品業在全球能源消耗的比重更高達3成。
豪格說:「我們不能再沿用犧牲其他領域的解決方法;需要更具整合性的方式。」
阿卡巴農業基地預訂今夏啟用,將從鄰近的紅海以管道將海水輸送過來,將海水蒸發以冷卻溫室,打造農作物一年四季都能生長的環境。
同時,海水經淡化處理後可分解成鹽分與灌溉用水,溫室產生的水汽則用來溼潤周遭乾涸的土地,便於栽種植物。
SFP表示,先前在卡達推動的試驗項目中,黃瓜產量已達到歐洲農場產出水準,目前已著手籌備突尼西亞的營運擴充計畫。
然而,FAO專家指出,這種做法成本過於高昂,限制了這種方式在全球增產糧食的可能性。
FAO自然資源主管佛萊密尼說:「這種做法需要消耗大量電力與金錢,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同樣資源是否有更好用途。」
佛萊密尼表示,若要具備可行性又有賺頭,重點需放在高價值農作物。對貧窮國家來說,像黃瓜與番茄類蔬菜,進口產品的成本或許會更低。他曾參與2014年的一項FAO報告,負責分析卡達的試驗項目。
SFP指出,阿卡巴農場的預算是370萬美元,資金來自挪威、歐盟與其他投資機構。
豪格說,農業基地除生產作物外,也會設有一座實驗室與研究設備,預計可帶來綠化荒蕪地區與增加就業機會的附加效益。
他接受湯森路透基金會電話訪問時表示:「我們相信這是未來農業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另外幾家公司則選在世界其他的不毛地區,採行類似耕種技術。
例如英國農企Sundrop去年在澳洲鄰近奧古斯塔港的內陸地區,興建了一座面積遼闊的溫室栽培番茄農場。設施所需電力,幾乎完全來自一座高115公尺的太陽能發電塔。
Sundrop執行長桑韋伯說:「就用水與化石燃料消耗量來說,傳統農業非常浪費。此外,未受到保護的農作物,也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導致產量落差、品質問題與價格飆漲。」
在地球另一端的非洲貧瘠小國索馬利蘭,另一家英商Seawater正在興建農耕試驗設施,目的是打造低成本的高科技溫室生產技術。
發明家派頓(Charlie Paton)表示:「我們排除使用風扇,而採用自然風作為溫室冷卻方式。」這座占地1公頃的農場,獲得英國政府補助,成本僅10萬美元。
派頓強調,農場預計每年可生產30公噸番茄,每天只需消耗16公升飲用水,主要用為灌溉與豢養家畜。
派頓說:「這個地區得到大量的外來人道救援物資,其實是不利的,因為民眾若有免費食物可吃,農民就沒有經濟來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