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德今年已經68歲,單身,沒有小孩,雖然他身體依然硬朗,但已經在想萬一哪一天無法行動自如了怎麼辦,這樣該怎麼出門看醫生、逛超市?該怎麼繼續住在底特律郊區?這個問題絕對不會只有戈爾德碰得到,而自駕車或許就是大家的救星,尤其是老年人。
戈爾德今年已經68歲,單身,沒有小孩,雖然他身體依然硬朗,但已經在想萬一哪一天無法行動自如了怎麼辦,這樣該怎麼出門看醫生、逛超市?該怎麼繼續住在底特律郊區?這個問題絕對不會只有戈爾德碰得到,而自駕車或許就是大家的救星,尤其是老年人。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的資料顯示,到了2030年左右,美國70歲以上老年人口預料將從2014年的3090萬人增至5370萬人。目前居住在公共交通不足社區的65歲以上老人,將近有1600萬人,由於戰後嬰兒潮世代很多人不住在大城市裡,這個數字可能會快速增加。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老化實驗室(AgeLab)主任柯林表示,自駕車可能有助於縮小高齡化社會的行動落差;柯林還說,50歲以上的老人有7成居住在郊區,雖然近來搬到市中心的老人增加,但預估住在郊區的比率仍會維持穩定。
柯林說,或許Uber、Lyft等隨選服務是自駕車以外的可行選項,但許多老人居住的地區並沒有這些服務,而且有些老人對於要跟陌生人共乘一輛車有點心理抗拒,也會擔心是不是能找到合意的Uber。對戈爾德來說,作為普通代步交通工具而言,這類服務顯然太貴了。
亞歷山大今年77歲,住在芝加哥,是退休護理師,通常以大眾交通工具代步,最近她首度嘗試Uber,但她仍難以想像坐的Uber沒人駕駛;「我坐在車上,車子處於行駛狀態,卻無人駕駛,這種概念聽起來有點奇怪」。
戈爾德說,若他未來幾年開車還能開得很好,他會考慮半自動車,但若身體情況已無法勝任,他會考慮全自駕車。當前奧迪(Audi)、通用(GM)、福特(Ford)、日產、本田、賓士(Mercedes)及寶馬(BMW)等各大車廠,無不卯足全力縮減車主真正駕駛汽車的時間,甚至完全不需要車主開車。
從駕駛輔助系統到完全自動化,汽車自動化的程度分許多種。譬如本田致力於在2020年前推出一款能在公路上展現高度自動化性能的車款,富豪汽車(Volvo)則計畫年底前在瑞典推出高度自動化車款XC90,這是富豪Drive Me計畫的一環。
未來4年寶馬希望能推出中等程度自動化車款,寶馬等車商也正在發展沒有方向盤、煞車或油門的自駕車原型。不過,完全自動化若要被眾人接受恐怕還需要花上好幾年的時間,Edmunds.com公關部門主管卡里爾表示,這會是一個緩慢的轉變過程,一個根本性的演變,但不會一夕翻轉。
底特律經銷商Visiting Angels老闆肯揚說,對老人家來說,要他們去接觸自己無法控制的事物,甚至要子女買自駕車,無疑是一種心態180度的轉變;理論上自駕車聽起來很棒,但卻有許多潛在阻礙尚待解決,譬如萬一車子出問題了該怎麼辦?
富豪Drive Me計畫主持人羅特霍夫試圖減輕這些擔憂,Drive Me希望能在幾個月內在瑞典招募到100名試駕人,目標之一便是了解老人如何駕馭這項新技術。
羅特霍夫強調:「我們需要有人對自動駕駛有點懷疑,否則我們不會知道如何建立信任,並了解老年人的想法與期待;年長駕駛者是重要群體,最終提供給駕駛人的介面與互動必須很直覺,一看就能上手,完全不需要經過訓練。」
柯林則表示,自動駕駛科技廠商必須將老人的需求牢記在心,若他們不相信自駕技術,不願意放棄方向盤的操控權,對自駕車市場的未來不是好事。
本版與經濟日報〈酷科技〉周刊同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