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行政院規畫推動八年八千九百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已送立法院審議,昨天召開首場公聽會。會中多位與會者批評綠能建設不切實際,但也有學者表示贊成,認為能帶動民間投資。
會議一開始,新北市經發局長施威全不請自來要入內旁聽,但因會議未開放旁聽,引發藍綠交鋒,會議主席邱議瑩一度要求施威全離開會場,後來在協商後開放讓施與雲林縣政府代表入內旁聽。
國民黨團仍然不滿,邱議瑩最後裁示,從明天第二場公聽會開始邀請各縣市政府首長參與公聽會,不是旁聽而是出席。
會中,中經院研究員陳中舜指出,台灣海峽約莫三十年前,就被評估適合發展離岸風力發電,但目前發展仍受到重重阻礙;太陽光電部分,若從太陽日照時間來觀察,台灣也不太適合依賴太陽光電,政府應深思相關的規畫是否可行。
中央大學教授林法正則說,再生能源最大問題就是供電不穩,發展智慧微電網將能降低經營成本、穩定電力品質,他十分贊成前瞻基礎建設的規畫,相信在政府支持下,能帶動民間投資。
核能流言終結者創辦人黃士修表示,根據規畫,綠能創造的每個就業機會分別要價三千多萬元與六千多萬元。能源局缺乏整體能源規畫的能力,對於綠能使用推廣與綠能產業都分不清,才會出現以數千萬元創造一個就業機會的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