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三月八日國際婦女節剛過,董氏基金會提醒,除了關注婦女在社經地位上的成就、權益外,也別忽略婦女的心理健康。根據澳洲墨爾本大學研究指出,進入停經過渡期的女性較「憂鬱」,而「老化」則比「更年期」更容易加重女性憂鬱。
該研究發表於去年十二月《更年期雜誌》,以澳洲四十五至五十五歲參與「女性健康老化方案」中的四百三十八名女性為對象,探討「自然老化」及「生殖老化」對情緒的影響。
研究至今已追蹤二十年,每年以「感情量表」評估一次參與者的負向情緒,期間也曾以原先評估量表外,更加入與「老化」有關的特定變項。研究結果顯示,負面情緒和憂鬱症狀在「停經過渡期」最嚴重,「停經後期」的晚期最輕微。
台北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對女性的身心有保護作用,雌激素波動或下降時期,較易有焦慮、憂鬱、或易怒等情緒變化。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研究說明了年齡增長與情緒變化的關係比更年期來得密切,年齡的增長會帶來更多影響情緒的因素。如自己不再如以前那麼「被需要」、無存在價值感、空巢期或退休適應期產生的失落感、慢性疾病引起的不適,甚至罹患重大疾病的機率隨年齡增長而變高等,都容易讓女性產生更多憂鬱症傾向,親友應多關懷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