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蘇澳鎮豪雨成災,積水最深處超過1層樓高。昨天上午,鎮內積水幾已全退,但街道滿是泥濘。圖/季相儒
受颱風外圍環流及東北季風影響,花蓮馬太鞍溪水暴漲,從左岸無堤防處沖入萬榮鄉明利村。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鳳凰颱風及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超大豪雨襲擊宜蘭蘇澳,中山路與中原路段淹了1層樓高,上千戶泡水,直逼2010年梅姬颱風。消防和軍方緊急進場搜救,幸無傷亡、失聯。水退後,民宅、道路滿是泥濘,災民忙著復原之餘感嘆「我們是光復2.0」。昨晚已有熱心民眾前進災區捐贈物資或提供機具。
宜蘭縣政府宣布,今天各機關學校照常上班上課,但考量部分地區災情須重建,或地形、交通、水電供應中斷或供應困難,影響通行、上班上課安全等因素,機關、學校首長得在15日內視實際需要從寬認定,給當事人停班停課登記。
時雨量達130毫米 直逼「梅姬」
氣象署監測,前天24小時最大雨量,宜蘭冬山794毫米最高,但蘇澳晚間6至9時累積334毫米、時雨量達130毫米,直逼2010年10月21日梅姬颱風降雨紀錄。
宜蘭縣災害應變中心統計,共撤離1465人,7473戶停電,晚間尚有791戶未復電,土石流潛勢溪流紅色警戒20條。
中山路賴姓居民說,前晚雨一直下,水來得很快,1樓淹水過腰約1.5公尺深,久久不退,家具全部泡水,他只好躲到2樓。
另一名賴先生前幾年搬去蘇澳警分局附近,前晚趕去接妻子下班,只能涉水而過,卻愈走水愈深,到店外水深已及胸。
他回憶,當時只有路燈但沒電,手機防水訊號卻很差,所幸平安接到已先在高處避難的妻子。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勘查蘇澳災情並回應,救災請經濟部次長賴建信協調後勤,各種補助都會快速到位,最重要是名單要盡速調查,「這個災情比起其他地方看起來,更有信心在更快的時間內恢復正常」。
宜蘭蘇澳爭取建蘇澳溪分洪道15年,前年獲中央核定,迄今仍無動靜,如今再遭鳳凰颱風侵襲,民眾怒問「分洪道在哪裡」?卓榮泰昨視察時強調「經費沒問題」,會納入4年1000億元縣市管河川改善工程計畫,盼立院支持計畫預算。
花蓮3鄉鎮 撤離近5000人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減少近百萬噸,紅色警戒未解除,光復、鳳林和萬榮3鄉鎮撤離近5000民眾無法返家,其中萬榮鄉明利村持續受洪水衝擊,災民怒批「這不是人禍什麼才是人禍」。
花蓮縣府昨晚宣布,馬太鞍溪洪災影響的鳳林鎮長橋里、萬榮鄉明利村今天停班停課,其他地區正常上班上課。
「鳳凰」昨晚7時40分從屏東縣恆春鎮登陸,中央氣象署指出,颱風於晚間8時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已在晚間8時30分解除海、陸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