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年結束,國人無不翹首迎接雞年的到來,台灣經濟能否「金雞報喜」,更是國人最關切的話題。
去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雖然超越百分之一的門檻,是因為前年基期水準低所致。其中民間消費對經濟成長的貢獻都在一點六個百分點以上,超過投資的貢獻,成為內需最主要的動力,還足以抵銷淨輸出(也就是出口減去進口)負成長的影響。由此可見,二○○八年美國引發的金融風暴實在是影響深遠,全球貿易速度減緩,讓國際經濟步履蹣跚,以致於全球度過了長達九年的慢速成長。去年的失業率仍然比前年上升,去年前十一月實質薪資也抵不過物價上漲,而倒退回十六年前的水準,仍是隱憂。
國內經濟預測機構,預測今年的經濟成長率約為百分之一點二至一點八七;相對於去年雖然是進一步成長,但相對於主要國家而言,力道仍然有限。主要是因為今年民間消費之貢獻可能略降至百分之一以下,但仍為GDP各項組成中最高;投資的貢獻則相對略增,合計內需貢獻一點四二個百分點。淨輸出可望隨著外銷連十八黑的結束而轉正,對成長提供零點三個百分點的貢獻,雞年的經濟成長模式呈現內外溫和。
國發會日前公布未來四年的國家發展計畫,設定今年經濟發展目標要達百分之二至二點五;遠超過國內外經濟預測機構的預測,是非常巨大的挑戰。且要達標的關鍵在於振興民間投資,盼投資總金額每年能成長百分之六至七;前提條件是依靠效益不明的五加二產業,以及改善投資環境,鬆綁法規,水電、土地、勞力供應也都要到位。
但今年開始經濟充滿不確定性,包括QE低利率時代結束;美國總統川普上任而逐漸壯大的反全球化浪潮;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狀況等都會產生衝擊。而川普一再強調採取保護主義,廢止TPP,威脅美國跨國企業回國投資生產,警告造成貿易逆差的國家將課徵高關稅。勢必引發國際的衝突,匯率的波動,貿易報復;極可能影響台灣的外銷。
中國大陸的供給側改革,擴點自貿區,進行結構改革工程,也會影響台灣。和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之政見,側重基礎建設以及財政政策的擴張,預料對全球經濟以及總體政策走向將有重要影響。國際原油及商品價格走勢更是充滿變數。
國內的不確定性,主要來自資金和人才不斷外移;尤其兩岸關係走向急速冷凍,交流斷絕;陸客來台觀光人數從去年五月起減少,預期今年上半年必然呈現銳減;農漁產品的銷售也受到同樣的衝擊。
一例一休已引發勞動成本上升,物價上漲;年金改革可能對經濟的負面衝擊更值得注意。由於降低軍公教年金給付的幅度甚大,且將逐年提高軍公教和勞工的保費至百分之十八,必然使軍公教和勞工團體的可支配所得和財富縮水。在預期心理下必然降低消費。而資方在勞保的保費方面負擔七成,長期必造成勞動成本上升。未來可能減少投資或持續出走,不利於長期投資。
我們建議政府,少做意識形態之爭,不要著迷於轉型正義;更不要政治凌駕經濟,應該同心協力改善投資環境,提振民眾消費信心,發展經濟才是當前急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