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頻頻出現欺騙事件,包括金鼎獎得主《灣生回家》一書的作者陳宣儒,承認其實自己以「田中實加」為名的「灣生後代」身世,全是杜撰的。電視金鐘獎的入圍者海倫清桃,也表明自己曾經公開的人生故事,其實都是假的,她是道道地地的越南人。
這兩個騙人的故事,震驚台灣社會,因為「田中實加」和海倫清桃,都很受歡迎、形象也很正面。《灣生回家》一書非常暢銷,在田中實加的身世被揭穿前,就已經賣出五萬多本,並且獲得二○一五年金鼎獎非文學圖書獎,獎金十五萬元,還拍了同名的紀錄片,可說是名利雙收。其實田中實加的身世根本是造假;這個事件被稱為「台灣出版史上最大的騙局」。
台灣的詐騙事件尚不止此,台灣早已成為國際電信詐騙王國,估計有高達十萬名詐騙犯,繞著地球騙。在過去的一年裡,幾乎每個月、隨時隨地都有國家逮捕來自台灣的詐欺犯;這些詐欺犯的詐騙所得十分驚人,單在中國大陸,每年詐騙的金額就高達百億元人民幣,造成許多受害民眾家破人亡。
台灣的詐騙集團具有跨地域、跨領域與跨世代等特徵,且到處可見。從亞洲的馬來西亞、越南、日本,到歐洲的西班牙,遠至非洲的肯亞,都曾破獲大量來自台灣的電話詐欺集團。這些集團近年來不斷招募培訓新人,因此成員愈來愈年輕,且走向「專業化」,製作各式各樣的《詐欺教戰手冊》,連在竹科工作的工程師都相繼投入。
一位竹科工程師爆料,過去兩年來他們改裝讀卡機賣給詐騙集團,已進帳近億元。連周邊的工程師都可以有此暴利,詐騙集團核心分子的不義之財之高,可想而知。
此外日前有民眾投訴,高雄六合夜市有無良攤販,以超過合理利潤三倍的價格坑殺陸客;陸客口耳相傳不再光顧後,攤商轉而欺騙本地客。六合夜市是高雄甚至台灣知名的夜市,竟出現了這樣惡質的攤販,令人憤怒。
學術殿堂一樣有假貨。台大前生化所教授郭明良領軍的研究團隊被爆出論文造假,連台大校長楊泮池都牽涉其間,有論文與之共同掛名。據科技部資料顯示,自二○一一年以來,違反學術倫理案件高達七十三件,相關的補助金額共一億兩千多萬元。而政府部門在發現論文有問題後,只追回了一百六十五萬元,僅占補助款的百分之一點三。
科技部的補助款是國家資源,來自人民的稅金,究竟科技部有沒有積極追討、維護這些民脂民膏?論文造假涉及詐欺,沒有盡力追討補助款,同樣也是一種詐欺行為。
台灣各式各樣的詐欺事件泛濫,結果就是社會失去誠信、人與人之間益為疏離。著有《信任》一書的知名社會學家法蘭西斯.福山認為,自由民主和資本主義現代化社會,必須仰賴信任感的建立才能運作;而當今社會各種衝突層出不窮,正是由於信任這類基本價值的斷裂。重建誠信已是台灣刻不容緩的任務,若放任詐欺事件不斷發生,社會就會走向崩解。